辛小若所說的妙計很簡單,她沒有照相機,但有眼睛。她趁著兩個人搬運雜物的時候,在樓上將他們廂貨車的車牌和特徵記了下來。
等那兩個人走了之後,辛小若自然也不顧老十五的苦苦挽留,她連忙打車回到家裡,然後把車牌資訊發到了網上的那個群中。
“各位大佬,如果有人見到這輛車,請立刻通知我!”
人肉的力量是強大的,第二天的辛小若就收到了一個群成員的私信,他拍了一張照片發給她。
“是這輛車嗎?”
辛小若興沖沖點開圖片,但她隨即就失望了,那輛車雖然也是廂貨車,但明顯比昨晚拉貨的車要新許多,而且車輛的一些細節也不一樣。
如果只記下車輛,沒記住車輛特徵的話,這很容易會把人混淆過去。但辛小若是個編輯,平時校對連標點符號有個小錯誤都能審出來,所以車上有不一樣的特徵,她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這不是那輛車!”她斬釘截鐵地說。
看來,昨晚來拉貨的那輛車是個套牌車——只不過用它拉點雜物而已,為什麼還要費勁巴拉地把車牌改了?
辛小若的疑惑更深了。她雖然經常隨時放棄男朋友,但卻從來不放棄一件自己盯上的事。
車牌是車輛的身份證,是車水馬龍中能識別出車輛的唯一標誌。如果車牌是偽造的,那怎麼才能從茫茫車海中找到這輛車呢?
換作別人也許就放棄了,但辛小若並不怕,她還有另外的辦法。
辛小若做過插圖編輯,在大學時也是素描的一把好手。她索性用了一個晚上,將記憶中的那輛車的外貌畫了出來,然後把車身上的所有特徵一一標註。
最後,她又將這張圖掃描出來,發到了群裡。
“各位大佬,小女子已經把那輛車畫影圖形,望各位大佬擦亮眼睛,幫我留意這輛車。”
“這麼執著,非找到不可嗎?”群裡有人問。
“非找到不可!”
古代的人,是沒有身份證的,要緝拿通緝犯,就靠畫幅人像,然後四處張貼告示,跟撒大網似的檢查,這種方法雖然笨,但也不是沒有效果。
這次反饋的時間要長一些,而且群友們發回來的許多圖片,根本就不是那輛廂貨車。
直到五天之後,一個id叫“火眉”的人私信給了辛小若一張照片。
“你看像不像,這輛車後廂體顏色不太一樣,但有幾個地方挺像的。”
辛小若將照片放大一看,果然,雖然廂體噴了漆,刷上了淡藍色的廣告標誌,但那漆一看就是新的。
而且車身上有幾處機械損傷,比如左側的防撞欄尾巴被撞得往上翹了45度,車屁股的廂體下面有塊巴掌大的凹陷——總之除了顏色不對,所有細節都跟那天晚上的貨車一致。
“就是它!它在哪兒?車牌是多少?”
火眉把車牌號的照片發了過來。
“停在我家附近超市的馬路邊,印象中已經停了一天一夜了,你趕緊過來,我給你發個定位。”
火眉把定位發了過去,然後又說:“我下午要回學校上課,就不能陪你調查了。”
“你還是個學生?”
“對啊,初三,中午回家吃飯。”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