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老鯤介紹說,我們所喝的,乃是用地下的玉草所做的茗茶。這茶有一種天然的清香味,喝上一口頓時便覺得神清氣爽,之前在洞裡的寒冷疲倦頃刻間一掃而光。
於是我們邊喝著清涼的茗茶,邊聽隗老鯤將自己的身世娓娓道來——他為什麼營造鹿丘王墓,為什麼要隱居於此,為什麼會長生不老,種種真相都如同書卷一樣,隨著他的敘述緩緩展開。
之前馮遠恆曾經說過,雲塘隗氏是從明朝永樂年間定居於此的,第一代祖先名叫隗世元,也便是隗家人所謂的“世元公”。
但隗家的歷史,似乎更久。
據隗氏族譜記載,雲塘隗氏出於秦朝丞相隗林一脈,西漢時候一支遷居隴右,於是有了天水隗氏,出了隗囂這種能割據一方,與漢光武帝抗衡的勢力。
但隨著斗轉星移,隗姓之後似乎一直在歷史裡沒有特別顯赫的人物。
至於現在的隗氏,在明朝永樂年間確有大批遷徙。其中一大支從山西長治遷居到了北京西南的房山蘆子水村,繁衍日盛,所以有“天下一個隗,老家蘆子水”的說法。
明朝初年,因為元末黃河決口、瘟疫流播、天災頻發,再加上洪武北伐、靖難之役,導致全國人口銳減。所以,明朝的洪武、建文、永樂年間,政府對全國人口進行了大規模的強制遷徙和調配,史稱明初大移民。
我本來以為雲塘隗氏也是明初移民而來,但隗老鯤卻一口否認了這個說法。
“所謂隗氏,只是冒稱,實乃指山為姓也。”
“什麼叫指山為姓?”
隗老鯤說,隗林、隗囂這些傳承,其實都是祖先決定姓隗之後的攀附而已。實際的情況是,他的祖先隗世元在明朝初年漂泊到了雲塘,聽說北邊的山叫隗山,而這座城也與山同姓,叫做隗陽。
“城同山姓,吾亦從之!”隗世元感慨道,從此之後,他便在雲塘定居下來,然後自稱是隗囂的後代——之所以這樣說,是他以前曾經路過隴西成紀,聽說過西州上將軍朔寧王隗囂的傳說。
“真乃天意也!”
於是世元公也編造了一套世系,雲塘隗氏從此不光有了姓,還有了根源。
“那之前,您的祖先究竟姓什麼?”
隗老鯤笑笑說:“無從知曉。幾百年前,吾曾出次墓穴,西去隴右,訪祖尋根,然一無所得。”
怪不得曾經傳說康熙年間在甘肅一帶,還有人瞥見過隗老鯤的蹤影。
“您去尋根的時候,是不是男人留辮子的時代,當時您還請雲塘老鄉,幫同族後輩隗烈風捎去過一封信吧?”
“正是鄙人,莫急莫急,且聽我從頭說起。”
隗老鯤說,世元公當年傳下來了兩套家譜。一套是明面上的,在那套家譜上,把隗家一族從隗林到隗囂,從隗囂到隗世元的家系全部寫在了上面,編造得天衣無縫。
但隗家還有第二套家譜,它被放置在地下的廳堂裡。
“隗氏一族,從建族始,便善於營造‘鬼宅’。”隗老鯤如此說。
“何為鬼宅?”我問。
隗老鯤說,所謂的鬼宅,就是指的地下的宅邸。原來隗家有個傳統,如果在某處定居的話,在地上建一座宅院,就需要再地下也相應建一座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