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喻並沒有冤枉林瑛,娘娘廟的人在書架上用的手段,其實跟之前雲塘鎮隗家老宅的情況十分相似。
一般人會覺得,地道地道,肯定應該是地下的通道。
但這其實屬於一個常識盲區,因為沒有人說過,地道肯定是建在地下,也沒有人說過,娘娘廟就一定建了地下通道。
如果通道的終點是在底下,而出入口卻在空中呢?
雲塘鎮隗宅的設計就有特殊之處,它下面的確建立一條通道,從隗家老宅直接通向川雲渠的溝底,但它的入口卻很特別,建在了房子的大梁之內。
誰會在仰起頭的時候,看著房屋那根碩大的房梁,然後想到它是空堂的呢?
而承聖殿的書架亦是如此,它也是一個出入口。知道這個機關的人來到這裡,脫掉鞋子,將鞋子放進下面的鞋櫃,然後沿著書架層層疊疊的格子攀爬上去,最後從上面溜之大吉。
而現在,我已經站上了書架,伏在了書架頂上。
事情並沒有出人所料。
這個書架的特殊之處,就是它相當之厚,但別人在下面看時,卻不覺得有什麼違和感。
因為它的格子裡面不僅僅擺放著一摞摞的古董線裝書,還有巨大的花瓶、吊蘭花盆,瓷器等東西點綴著,看上去就像是主人喜歡附庸風雅,然後買了一些古籍文物,做了一個隔層很厚重的展示櫃而已。
但只要攀爬上高高的書架頂,就會發現,它上面雖然都是蓋板,但有一塊木板摸上去是活動的。
只要把這塊木板一摳,它就會自然彈開,然後露出個僅容一人直上直下的狹窄通道來。
所謂只容一人透過,指的還是一個瘦子,太胖的人是絕對鑽不進去的。
通道里面黑乎乎的,一掀開木板,就覺得一股潮溼的空氣撲面而來。
“肯定是通往溶洞古墓的,先別下去呢。”沈喻在下面叫我。
她繼續問道:“所以,你大概已經猜出來了,下面那兩條灰線究竟是怎麼搞出來的吧?”
“莫非是宗所長衝進娘娘廟的時候,被留守的某人發現,他急忙攀上書架,想從地道逃走,因為有些急躁,所以反倒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兩條交叉灰線中,其中一條就是他快速攀爬,造成了木板震動,所有把書架下腳邊緣的灰塵震了下來。
“等宗所長衝進屋子,他來不及鑽進通道,所以就先伏在書架頂上。宗所長從下面自然望不到他,他移動了一下書架,想檢視書架背後有沒有機關。
“就在這時候,隔壁那個小房間傳來一聲響動,宗所長又跑去了那邊。這邊書架上的人得到了機會,急忙咚咚咚跑下通道,所以又震掉灰塵,出現了第二條灰線。
“宗所長去隔壁找不到線索,只好回來繼續推著書架,尋找暗門,書架再次被移動,這樣兩條灰線就都顯露了出來——是這個道理嗎?”
沈喻笑笑:“說對了七八分。你試著再想想,這個書架橫在屋裡,貼在牆上,它一頭靠近門,一頭貼在牆角上,也就是這裡有鞋櫃的地方。照理說,那人爬上書架頂,鞋櫃這頭的震動最大,但為什麼落灰卻在靠門的那頭呢?”
我站在書架上,低頭一看,頓時猜到了原委,但再看看沈喻,索性裝傻道:“是啊,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