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說了這麼多半天,也沒看出隗老鯤與這座大墓有什麼聯絡啊。”
“小林,你這個人性子太急!萬事都先有前因,再有後果的噻!”
“好好好,你繼續說。”林瑛感覺馮科長狀態總算回來了。
馮科長繼續講述隗老鯤的事蹟,自從被皇帝賜號之後,人家就開始叫這個孩子“老鯤”了,儘管他當時一點兒都不老。
隗老鯤在雲塘鎮又生活了八年,他不學四書五經,也不學周易八卦。
“這些都是以管窺豹的東西,學它們作甚。”
儘管如此,他覲見先皇的對話卻在京師傳播開來,許多達官顯貴不惜千里迢迢跑到魏陽,來拜見“真人”,懇求指點。
但隗老鯤仍舊推辭。
“尚未參透,吾不敢言也。”
十歲那年,隗老鯤的祖父去世了,地方鄉紳出資,為他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葬禮之後,隗老鯤依然留在家中,不過讓鄉紳們欣喜的是,他開始幫人指點迷津了。
不過,要想得到隗老鯤的指點,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錢少了也是絕不可能的。
他還特意找了個秀才寫了個紅紙條幅,就貼在隗家宅院的大門上,上頭寫著十個字——“天機值萬貫,無錢莫上門”。
有窮人質問隗老鯤嫌貧愛富,隗老鯤笑笑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又何必互相慈悲呢?”
最後找上門的人,不是蘇杭鉅富,就是王侯顯宦——隗老鯤收費實在太高了。
因此,隗老鯤雖然術法驚奇,但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多少筆墨,畢竟書寫歷史的,要麼是朝廷的史官,要麼是有閒的文人,而這些人都是請不起隗老鯤。而那些高官富豪,自己找隗老鯤算了什麼也不會輕易示人。
而隗老鯤收了那麼多錢,既不娶妻生子,也不買山買田,他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買地方,蓋房子。
“這不跟現在蕭使君在娘娘廟做的事情一樣嗎?”林瑛聽到這裡,不禁問道。
馮科長笑笑說:“所以雲塘有句老話,叫做‘雲塘半邊隗’。”
“對,我聽隗家的後人說過。”林瑛想起以前隗彥曉說,以前隗家在雲塘是大族,佔了雲塘的“半壁河山”,但後來人丁零落了。
她把這些跟馮科長一說,馮科長笑了。
“如果你要研究過地方誌,就會發現雲塘隗氏一族始終人丁稀少,尤其是正房那一系,經常會出現三代單傳,但不絕如縷的狀況。
“之所以叫‘雲塘半邊隗’,就是因為隗老鯤當時在鎮上四處買地改建,最後隗家的宅子基本上佔據了雲塘鎮的小半邊。”
同族的人問他,你一個人,住這麼多房子幹嘛?
隗老鯤笑笑說,現在是一個人,將來人可就多了。
還有一個奇怪的事,那就是給隗家蓋房的工人,也是隗老鯤四處尋來的聾啞憨傻的鄉民,他好吃好喝養著這群人,他們只會幹活,不會說話。
誰也不知道,隗家高高的圍牆裡面在忙活著什麼。
當然,隗家人少、牆高、宅子大,自然也會被盜賊盯上。傳說外村有個姓楚的人,自小學會了一招飛簷走壁的絕技,他看隗宅很大,而且僕人都是聾子,所以夜半三更藉著院子外面的大樹躍上了高牆。
但他剛坐在牆上,就發現那裡豎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子,牌子上寫著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