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林瑛並沒有惡意。自從沈喻參與警局的案件顧問工作後,為了偵查討論案件,她經常跟林瑛一起耗到半夜,有時候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
林瑛並不知道沈喻會零點之後變身的事,她自然還想跟以前一樣,就剛發現的重要線索跟她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大家讀到這裡,可能覺得跟讀其他偵探小說一樣,那就是警察往往在故事中扮演輔助『性』的工作,他們的能力總是顯得有些薄弱——為什麼許多案件,非要等一個偵探來破?
在虛構的小說裡面,因為要樹立主要人物形象,所以給他們開個掛,罩上些主角光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在真實案件中,卻並非如此,警局所做的工作是十分科學、認真、合規和合理的,不光這些,你若拿偵探小說中一些套路給真正的刑警去看,或許只會得到人家一哂而已。
刑警的工作大概分為技術工作和偵查工作兩類,所謂技術工作,就包括現場勘察、痕跡檢驗、法醫解剖、生化實驗、時空確認甚至現場拍照等等,不要小看技術人員,他們能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最直接、最關鍵的線索。
甚至現場拍照都是一門技術活兒。一具屍體不可能永遠擺在現場,現場也不可能永遠封鎖,所以拍照和錄影就是勘察之後復勘的重要依據,拍哪些,不拍哪些,從哪個角度拍,不從哪個角度拍都有講究。
當然,世界上也有可以全方位開掛的現場拍照師,比如——我這種看一遍現場就會事無鉅細全部記住的人。
而偵查工作則包括走訪、調查、跟蹤、布控、監視、分析、確認等諸多方面。
偵查員十分辛苦,在有限的經費預算下,有時為了破案真的是風餐『露』宿,除此之外,他們也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危險。他們需要勇氣,也需要冷靜的頭腦。
林瑛曾跟我講過一個案子。
某天清晨,一位晨練的老爺子經過一家便利店門口時,發現下面門縫有一片黑紅的顏『色』。
老爺子早年打過仗,他立刻嗅到了空氣中的血腥味,於是冷靜沉著地報了警。
林瑛他們帶人趕到現場,死者就是便利店老闆娘,她身上刀傷縱橫,但大部分傷痕都或深或淺,致命傷是刺入胸口的一刀,這一刀正好扎進了她的心臟裡。
便利店的收銀臺被撬開,裡面的錢全部丟失,此外,死者的手機也被拿走,兇手還擄走了許多方便食品。
經過技術人員的現場勘察和屍檢,初步判斷這是一起搶劫殺人案,而且,兇手有四個人,其中一個人是左撇子。
偵查人員立刻展開調查,透過走訪和現場監控分析,終於發現了這夥人的蹤跡,他們是四個十八九歲的社會小青年,整天東遊西『蕩』無所事事,警方還發現了他們在城鄉結合處租來的住所。
可是,當林瑛他們帶隊圍捕時,發現這夥人前兩天已經搬走了。
刑警們一時有些氣惱——從這夥人的作案手段來看,他們已經變成了一夥亡命之徒,而且從屍體傷痕可以判斷出,四個人之中有個心狠手辣的傢伙,他是這群人的頭目,他脅迫一些小弟也“參與”殺人,從而讓他們走上不歸路,好為自己所用。
那些淺淺的、彎曲的傷痕,就是那些小弟在心驚膽戰之下被迫的刺殺,而那一擊致命、深入心臟的傷口,則應該是那個頭目最後的補刀。
從作案手段可以判斷,這群人的目的就是財物,從便利店沒搶到多少錢,如果不盡快抓捕,他們很可能再會犯下新的罪案。
圍捕失敗,林瑛也有些失望。但她卻不能表現出來,她回到警局,繼續把偵查員都派出去走訪調查。因為加班過了食堂午飯時間,她決定帶小余去警局門口的快餐店吃點兒東西。
警局就在姜邑區的鬧市附近,道路狹窄,車流和人流很大。兩個人在二樓快餐店點了兩個套餐,都味如嚼蠟地吃著。
但就在這時,林瑛忽然在樓下的人群中發現了那夥人的蹤影。
沒錯,就是同一夥人,這些人的相貌早就刻在她腦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