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個個都趕緊跪下喊冤。
“小太子”還是那副天真模樣,就像什麼都不懂一般,完全不受影響。“事情沒有查證,就給你們定了罪,的確是有失公允,這樣吧,本宮便派黑衣衛核實,不過,如果沒有這麼一回事,之前的懲處自然就取消,但若是有,罪加一等。所以呢,你們最好想好了,到底是查還是不查,本宮給你們選擇的權利。”
這話一出,卻沒幾個人敢隨便應,即便是的的確確是冤枉的,但是,一旦牽扯上黑衣衛,難免不會被查出其他的什麼事情,更別說那些本身就有鬼的,但是,就這麼忍下來,又心中不甘,該因為,被彈劾的事情,每個人都頭上都有被“栽贓”的。
終究還是有人站了出來,請求徹查。
“小太子”點點頭,可有可無的應下了。“行,咱們再來說說,讓父皇廣納後宮的事情。”
之前提起的時候,一語不發,後面上摺子的人就遭了秧,現在特意提起來,一個個都不由得緊繃了起來。
“這種事情吧,本宮到底只是做兒子的,自然還需回稟父皇跟母后,請他們定奪。只是,在這裡,本宮有一句話想要請教諸位大人,尤其是上摺子讓父皇採選秀女的大人們,你們對本宮是不是非常的不滿?”
這話可就有點嚴重了,當真讓太子認定這是事實,他們還不得被太子記恨?現在可是太子完完全全的掌政,要給他們穿小鞋實在是太容易了。一個個趕緊的跪下來,而原本跪著的,趕緊磕頭,“臣等惶恐。”
“惶恐?如果不是對本宮不滿,怎麼就想讓父皇多生點孩子來跟本宮爭權呢?嗯?”
儲君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君,但是更關鍵的還是在那個“儲”字,所以,有些時候,更是要慎言慎行,一著不慎,再多的恩寵都可能頃刻間覆沒,而“小太子”這話,在某種程度上,簡直就是在找死。
為了自己的權利,不想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就不想自己父皇納妃生孩子?往小裡說就是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干涉父親的事情,亦是大不孝;往大里說,小小年紀就覬覦帝位,將帝位視為囊中之物,隨便哪個當皇帝的老子大概都不能容忍。
別的不說,就下面的朝臣中的某人,恨不得衝上去捂住他的嘴巴。
這個人就是小太子的親外祖駱榮彥,已然官居戶部侍郎之職——在駱榮彥與其兄長羅榮文之間,還是羅榮文選擇了退步,為自己的弟弟讓路,其一,因為羅榮文自己也清楚,他比不上弟弟的能力,或許三品就頂天了,但是弟弟不同,他決定走這條路的時候,簡直就像是另一個父親,就算沒有皇后娘娘,只要沒什麼意外,六部尚書或內閣閣老,必將有他一席之位。
他讓步了,看起來好像是吃虧了,但是,他的行為,杜絕了兄弟鬩牆的可能,讓人覺得他大度,雖然能力或許平庸,但是,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反而更需要他這樣的人,再有,讓父親,弟弟,以及皇后,多少都會對他有愧疚,那麼,補償給他的東西只會更多,而作為一家子,他的孩子只要不犯下原則性的錯誤,照樣前途無量,相反,如果他跟自己弟弟爭得頭破血流,只會讓人厭惡,而且,他弟弟,有皇后這個親閨女,想要繼續走下去,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該怎麼選擇,是一目瞭然的。
事實上,別人對羅榮文也的確是褒獎居多,能力或許平庸,但是在為人處事上絕對的精明。
駱榮彥是為了靖婉才決定走上這條路的,為的就是在女兒需要的時候能為她撐腰,也算是他這個不稱職的父親最後能為女兒做的事情,當然,如果女兒在這方面能永遠都用不到他是最好的,單純的為啟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不錯。
他不瞭解靖婉,但是,看著靖婉的所作所為,也是倍感自豪,而他外孫“監國”之後,別人或許覺得實在太妖孽,他卻已然與有榮焉,看,這是他外孫,而且,不愧是她那個睿智無雙的女兒生的孩子,就是非同一般。
現在嘛,第一次真的很想抽一個熊孩子,東西不可亂吃,話更不可亂說,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
“小太子”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呵呵,怎麼可能,不過,他有恃無恐得很,他敢說,如果他回不去,他老子現在就能將皇位甩給他,所以,不過是為了堵某些臣子的兩句話而已,有什麼不能說的。
“小太子”其實很想告訴他們,無知就無知了嘛,還大驚小怪。
對於某些人快要抑制不住的表情,他也懶得理會。
“或者說,諸位大人,覺得自己現在的位置還不夠,還可以用什麼女兒孫女侄女之類的博藝下恩寵什麼的,如果生個兒子,將來將本宮踹下來去了,登上皇位就更好了,光宗耀祖,多麼榮耀事情,你們說,是不是?”“小太子”笑意盈盈。
“殿下明察,臣等萬不敢有這樣的心思。”
“這也不是啊,那就是你們嫌棄母后為國家操勞還不夠,還要弄一群女人到後宮勾心鬥角給她找麻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頂帽子扣得就更大了,或許在某些人眼裡,依舊覺得皇后娘娘參與政事不應該,但是,這都幾年了,也早就習慣了,更多的則是看到她為啟元為天下百姓做出的諸多事情,便是朝臣們,說實話,很多時候都更喜歡找皇后娘娘,尤其是在被皇上懟得太狠的時候,甚至產生了“沒有皇上就好了”之類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所以自然是再次極力的否認。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麼本宮就想問問,爾等要父皇廣納后妃的意義何在?”“小太子”很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