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願意出閣讀書。”小太子放棄了掙扎,蔫頭耷腦的,內心無限的悲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既如此,宮宴之後,朕就安排。本來,如果你現在不想出閣讀書,朕也就再縱你兩年,不過,既然是自己選的,那麼,就好好學,若是怠慢了……”
他不想就可以不讀,信了你的邪,不過,這話還是讓小太子心裡淚流滿面。
靖婉見他這麼“欺負”兒子,都要懷疑兒子是不是他親生的了,但是吧,是不是親生的,這一點,她自己是最清楚不過的了,她前世今生加起來,也就這麼一個男人,沒跑了,所以,她一開始的時候,或許就該生個閨女,這閨女不都說是當爹的前世的情人麼,好吧,某人的前世他記得,不太好,情人什麼的,那都滾一邊去,再說,能讓閨女做皇帝的男人,也就不要指望他對閨女多溫柔,說不定在他眼裡,這兒子女兒就沒區別。
這一刻,靖婉坐在那裡,安靜的當一個美女子。
次日,大設宮宴,宴請文武百官,當然,還有從前南齊帶回來的一些人。
而隨著回京的那些士兵,安排在西山大營,同時也賞下好酒好菜,額外的,每人都還有金銀布匹賞賜,儘管數量上肯定比不上入宮的一種將領,但是,得到的那些,已經足以讓他們嘴巴咧到耳朵根了。
當然,這一場宮宴,正式列席的女子就只有靖婉一個,便是秦太妃都未曾出面,事實上,秦太妃現在也在禮佛了,好像還是因為李鴻淵親孃的關係,具體的,靖婉也沒能問出來,然後還有個小豆丁。
身為太子,還給他單獨設了一席。
別看平時皮得很,正如靖婉所想,到這樣的場合,他坐得端端正正的,一本正經,一板一眼的,還真有一國儲君的丰儀。
“太子,替朕去敬酒。”李鴻淵在御座上發話。
“是,父皇。”小太子大聲的應道,一點不怯場。
端著小小的杯子,兩個宮人伺候在側,從秦天鳴開始。
這人小歸小,但是他是儲君,現在更是代表皇上,作為臣子,甭管你多大官,年紀多大,這會兒都得趕緊站起來。
“秦大人,此番征戰南齊,爾統兵殺敵,英勇無雙,功在社稷,在此,本宮敬你一杯,不過,本宮尚且年幼,不能飲酒,便以水代酒,請了。”
秦天鳴忙道不敢,滿飲一杯。
不過,心裡暗歎,不愧是太子殿下,這麼丁點大,都似模似樣的,日後長大了肯定也不得了。
小太子一個一個的敬下去,說的話都不帶重樣的,儘管十有八九都是提前教好的,但是能做到這麼自然,說話也未曾出錯,也是相當了不起了。
啟元有這樣的儲君,絕對是大幸。
而最後小太子站到從前南齊帶回來的人跟前,正面對的是李鴻淵曾見過計程車林大儒之一,講真,見到這樣的小太子,心中很是複雜,這是滅了他們國家的太子,然而,卻也是他們日後效忠的太子,都是,三歲看到老,啟元在走向盛世,只要不出意外,這盛世還將在下一任帝王身上延續。
“將曾經的南齊埋在心底吧,你們日後會以自己是啟元人自豪的。”
這位大儒敏銳的知道,這話絕對不是元啟帝教的,而極可能是他身邊的皇后娘娘。
昨日入了啟元京城,他們被安置妥當,還專門給他們安排了伺候的人,或許也是方便他們瞭解情況,確實問了不少,伺候的人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得到的最多的訊息,就是關於這位皇后娘娘的。
卻原來,在元啟帝在外的數年,不是幾位大臣輔國,而是皇后監國,她不僅將啟元的國事處理得妥妥當當,一邊迅速的安排南齊那邊的事情,不讓元啟帝有後顧之憂,一邊還在啟元上下施行新政,使得啟元遭災不損,打仗不損,國力還蒸蒸日上,樁樁件件羅列出來,歷朝歷代多少皇帝都做不到,她一介女流卻做到了。
他們這些人,對於後宮干政,要說沒有看法是不可能的,但是,當真做到了這一步,那也不得不讓人佩服。而這樣一個奇女子,能教出這樣的太子,似乎也不奇怪。
忍住了一睹後顏的想法,看一眼其實也沒什麼,不過誰讓他們這些人最重禮節呢。“老夫很期待。”既然已經成了啟元人,自己也已經認了,就沒必要扭扭捏捏了。
小太子回到座位上,向自己母后看去,求表揚,不過首先瞧見的卻大魔王那冷冰冰的臉,所有的得意,在這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鴻淵跟靖婉自然不可能一直在,小太子也坐不了那麼久,這一場宮宴的主角是一眾武將,所以,在差不多的時候,李鴻淵就帶著靖婉離開。
不過在那之前,李鴻淵宣佈了年後太子就將出閣讀書的事情,所以,這就意味著,東宮的全套班子要在年前給弄齊整了。
多少人在就在為太子出閣讀書的事情做準備,就想著能不能在東宮佔據一席之地,只是現在事情提前,讓他們多多少少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