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可?”李鴻淵起身,拉著靖婉的手腕,重新走到桌案後面。“你先還是我先?”
“要不就一起,一人一張,各自畫好了,對方再補另一半,看看最後誰補的更協調完美?”
“想法不錯,不過,婉婉若是輸了,可不要哭鼻子。”李鴻淵修長有力的手指從靖婉鼻尖刮過。
靖婉輕拍開他的手,“我又不是嫉賢妒能的人,怎麼可能會哭。再說啦,就算是我的畫藝遠不如你,但是,這又不是僅僅憑藉畫藝就能取勝的,畢竟,沒有事先討論過佈局,那麼什麼情況都可能出現,如此,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呢。”
“是嘛,那為夫就拭目以待了。”李鴻淵笑得清淺,俊美逼人。
靖婉挪開視線,撇撇嘴,雖然早就看慣了,但偶爾突然來這麼一下,還是讓人受不了。
李鴻淵對於自己的容貌,一向不怎麼在意,不過能迷了自己的媳婦兒,感覺還是不錯的。
一人佔據了一半的桌案,各自動手,或許是為了配合靖婉,李鴻淵刻意的亞慢了速度,紙張也比較的小,如此,最後完成一半的畫作,所用的時間倒是也不長,到最後,幾乎是一起停的。
各自看了看,從他們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來,應該都挺滿意,交換,在看到對方的畫作時,都微微的怔了一下,然後抬頭看向對方,相視而笑,這一刻,當真是無比的默契。
只因為,兩人的佈局都比較的常規,要新增另外一半都很容易,足見都是在為對方考慮,而非想方設法的要故意刁難,更巧的一點,兩張畫的佈局都很接近,最後畫作完成,說不得會讓人以為是同一人作畫,還畫了兩張相近的。
不另外一半,原本花費的時間應該比之前長,事實上並非如此,一樣是的流暢,成竹在胸。
如此,整整在書房消磨了半日。
後來龔嬤嬤親自來收拾書房的時候,心裡邊總算是安定下來,王妃跟王爺並未真的吵架。她不會作畫,但是鑑賞能力卻是有的,一幅畫,明顯是出自兩個人的手,雖然王爺的工畫藝,超乎她的想象,卻也沒覺得多奇怪,畢竟,她對這位王爺的行事作風一向不待見,但也不否認他在各方面超乎尋常的才能。
之後龔嬤嬤就發現自家王妃瞧自己的眼神帶上了一點說不出的異樣,不過她也沒去探尋原因,該如何依舊如何,眼神都沒變一下,嗯,嚴格的遵守自己的職業操守。
靖婉心中暗探,不愧是經過專門訓練,還是暗衛出身,就這份定力也不是一般人能相提並論的,以前還以為龔嬤嬤是性情如此,原來並非如此,還有著特殊訓練在裡面。“嬤嬤,讓人稍作準備,下午我們去一趟駱家。”聽到自家夫君所說的那些,就算是在當下不會發生,靖婉還是做不到無動於衷。好像不看一看就難以放心。
“是,王妃。”應著就準備轉身離去。
“那個,嬤嬤……”
“王妃還有何吩咐?”在龔嬤嬤印象中,靖婉稍有說話吞吞吐吐的時候。
“嗯,就是,你臉上的妝容,可以慢慢的卸掉。”龔嬤嬤實際上遠比這張臉表現出來的要年輕,臉型也有不同,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現在既然知道了,就沒有讓她一直這般的理由。
龔嬤嬤頓了頓,立即就反應過來,知道有些事情王妃已經知道了,這或許也是之前王爺王妃爭吵的原因所在,想也知道,沒人會喜歡身邊早幾年就存在“細作”,不過顯然最後王爺還是將王妃給安撫了。“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龔嬤嬤”跟曾經的女護其實長的有些像,在女護潛移默化下,現在這張臉其實更為靠近她本來的長相,不過,年齡差放在那裡,如果猛然間完全的卸掉妝容,在外人看來絕對是兩個人,所以,這卸妝也非一朝一夕,少不得要一年半載的。
非年節,又非駱家有什麼事情,晉親王攜晉親王妃前往駱家,駱家人自然是不解,又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帶著這樣的情緒,駱老夫人帶著駱家人急急忙忙的迎了出來,見到夫妻二人從馬車上下來,面上並無陰霾,這才稍稍的鬆了一口氣,不過心裡邊並未完全放下,因為她深知,自己這孫女,當真是將事情藏在心裡,輕易是瞧不出來的。
該有的規矩走完,一行人進入駱府內,在跨入內院之前,男女就分開而行。
駱老夫人再忍不住,急忙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靖婉心下明白,自己這是無緣無故的突然回來,嚇到自家祖母了。靖婉挽著她的胳膊,忙安撫,“祖母莫擔心,我就是想你了,就回來瞧瞧,真沒什麼事兒。”
駱老夫人側頭瞧她,瞧了半晌,好像真沒啥事兒,這才完全放心,“你是親王妃,皇家媳,怎麼能有事沒事的往孃家跑呢?”
“祖母這是嫌棄我,不想看見我?”靖婉裝委屈。
“渾說什麼,”駱老夫人怕拍她的手,“要論我想啊,自是巴不得你日日都在跟前,但是這皇家的規矩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惹來麻煩,比起能見到你,祖母自然更希望你能萬事好好的。”
“祖母多慮了,我們家王爺是什麼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他同意,什麼事兒都不會有,而且因為白家的事情,皇上理虧,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情,皇上都不會過問的,而且,西北戰事如火如荼,皇上更沒工夫管其他的事情,如此,其他人就是有意見也憋著,只是我出身駱家,其他人不敢說王爺跟我什麼,只怕會說駱家的教養有問題,教出的閨女,出嫁了都還心心念唸的想著孃家,祖母若是聽了,莫生氣才是。”
“幾句閒話而已,何須去在意,說這話的人,那是自己心裡酸。不過你也別仗著晉親王寵你,你也就想一出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