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輩分最高的老婦人相處融洽,下面一干兒媳自然帶著笑臉,或是聽著,或是偶爾插兩句,這個時候即便相互之間有什麼齷齪,也不會愚蠢的擺在明面上來。
“這些年一直不在京城,家裡的那些混賬東西累嫂子照料,倒是我對不住你了。”
“自家人說這話,豈不是與我生分了。”陳老夫人的娘出生將門,受其母影響,性子頗為豪爽,年紀大了,才逐漸的收斂,不過面對這昔日閨中密友,又有些復甦的徵兆。
駱老夫人對此莫可奈何,再說下去只怕她真與自己急,便開始聊起了家中後輩。
不意外的自然就聊到了靖婉的婚事上。“不瞞嫂子說,此次進京雖然是早有計劃,但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這孫女,若是能給她找個好夫君,我這心事也就放下一樁了。”
先前就看出了駱老夫人對靖婉的不同,在他們進京之前也偶聞過,只是不想竟是這般在意。“你且說說,想挑個什麼樣的?”
事關靖婉,駱老夫人自然不客氣,“這首先,品性要好,要有上進心,這長相不要求多俊朗,至少也要周正,家裡情況簡單些,尤其是這未來婆母,不能尖刻,性子溫和些最好,我家老二這輩子大概也就那樣了,所以我也不求對方的家世多好,能對婉婉好也就夠了。”
“你這要求說高也不高,說低也著實不低了。”
“這要求還不低?我沒要求對方不納妾不養通房,心裡眼裡就只有我們婉婉一個就不錯了。”駱老夫人對陳老夫人這話有些不滿。
此言一出,可就將眾人驚著了?挑女婿也沒她這麼個挑法的吧?
陳老夫人嘆口氣,“不納妾無通房這一點且不說,但看你的想法,至少不能太過,寵妾滅妻的事情更不能發生,這人一輩子長著呢。這挑人自然得更精細些,單看明面上還不行,得好好的訪訪,現今的京城我比你熟,你給我些時日,我好好打聽打聽。”
“那就多謝嫂子了。”
“行了,你別跟我裝模作樣了,你年少時,何曾跟我客氣過。”陳老夫人笑罵道。
“那還是因為嫂子讓著我。”駱老夫人也笑。
“娘,要我說,現成就有個好人選呢,敏哥兒各方面應該都能符合姑母的條件吧。”下手一女子慢條斯理的剝杏仁,也不吃,就擱在一旁的盤子裡。
話音剛落,坐她對面的一女子,那眼神就像刀子一樣往她身上使勁戳,可她非但沒有示弱,還挺了挺後輩,笑容滿面的與對方對視。
經她這一提醒,陳老夫人一拍手,“對啊,我怎麼把敏哥兒給忘了。”
“敏哥兒?就是方才的哪個?”駱老夫人當時心緒還沒怎麼平復,瞧得也不是很清楚,沒有太多印象。
說起來是駱老夫人三弟的嫡長孫,陳正敏,十六歲,因為此次進京趕考,居住在大伯祖家中。
“是啊,敏哥兒這幾個月居住家中,他的為人品性,不說瞧準了十分,七分還是有的,知禮,謙和,學識好,你兄長都說,若無意外,此次二甲前十當有他一個,運氣再好一些,像當年的妹婿一樣成為探花郎都有可能,關鍵是,有那不知恥的丫頭倒貼,他卻沒有半分動容,交由我處理了,不逾越半分,甚是規矩有度。”
駱老夫人有些意動,聽上去確實是不錯的人選。
“在他來京之後,三弟妹也帶信與我,合適的話,給他在京中物色一位好妻子。你家靖婉是什麼性情我不知道,但是以我對你的瞭解,那定然是個好丫頭,而且看三叔他們的意思,對敏哥兒是抱有極大期待的,所以並不介意他留京,以妹婿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自然也並不難,如此你家三丫頭也不必遠嫁,越說,我就越覺得他們二人合適,這時日上也甚是巧合,仿似緣分天定一般。”陳老夫人邊說,邊不住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