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對華夏大地註定是不頻繁的一年。
蔣介石、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張學良、馬德尚目前中國最大的軍閥,關係不再二次北伐時候的和諧,開始出現分裂。
主要形成了三大集團,以蔣介石為核心的南京政府集團,想要稅權劃歸中央、整編軍隊,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以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為首的反蔣集團,想要推倒蔣介石,卻而代之,以馬德尚、張學良為首的中立集團,對外宣佈中立獨立,呼籲和平處理。
馬德尚早就看清楚了其他軍閥的小心思,對於和平解決這些矛盾根本不抱信心,我繼續發展,你們要打就打,別牽扯到我就行。
歷史的發展總是驚人的相識,就在馬德尚還以為因為自己的存在,中原大戰會延遲甚至不會發生的時候。
1930年1月13日,閻錫山前往鄭州參加軍事會議並準備履行國民黨軍副總司令就職儀式。
蔣介石密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韓復榘逮捕閻錫山,閻錫山發現後連夜逃回山西太原,下定決心倒蔣。
1930年2月10日,閻錫山致電蔣介石,主張禮讓為國,力言武力統一不宜用於民主黨治之下,約蔣蔣介石“共息仔肩”,以弭黨爭。
12日,蔣覆電雲:“革命救國本為義務,非為權利,此時國難正亟,非我輩自鳴高蹈之時。”
21日,李宗仁、黃紹、白崇禧、張發奎、胡宗鐸5人響應閻氏行動,推其為全國陸海空軍總司令;
23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45人聯名通電提出黨統問題,主張由全體黨員投票以解決黨國糾紛,汪精衛亦通電和之。
3月14日,第2、第3、第4集團軍57位將領聯名通電促蔣下野,次日,通電推舉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為副總司令,武力討伐蔣介石。
4月1日,閻、馮、李分別於太原、潼關、桂平就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副司令職;
5日,國民政府下令通緝閻錫山,並積極備戰。
7日,南京國民黨中常會決議永遠開除閻的黨籍。
反蔣軍對外宣稱9個方面軍:
桂軍為第1方面軍,由李宗仁統率併兼總司令,北出湖南,進趨武漢;
西北軍為第2方面軍,由馮玉祥統率,總司令鹿鍾麟,擔任河南境內隴海、平漢兩線作戰任務;
晉軍為第3方面軍,由閻錫山統率,總司令徐永昌,擔任山東境內津浦、膠濟兩線和隴海線東段作戰任務;
石友三部為第4方面軍;
內定張學良的東北軍為第5方面軍;
劉文輝部為第6方面軍;
何鍵部為第7方面軍,;
樊鍾秀部為第8方面軍;
內定馬德尚的上海自衛軍為第0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