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壩阻擋的河道巨浪濤天,新上任的許康郡守無比慶幸工部尚書建壩之為,在大雨停下之後,便在郡守府寫好一封讚揚的摺子,派人往王城遞去。
彼時已經三月初二。
因為錢給的爽快,吾同的地,一邊僱人犁地一邊僱人插秧,一個月便搞定了。
剩餘的看水拔除雜草……導致吾同買進的人數還在增加。
突然增加的二千個人,讓吾同感到種田不易的同時,更加註重手下之人的培養。
因為靜下心的訓練……一夥種田的之人,硬是讓她訓成了小型部隊。
而二千人中,女子有一千六百人,男子才四百人。
她之前獲批的宅基地,因人數增加又擴大了……佔了許康邊上的一個大角。
總共二千五百人,她得保證他們有吃有住有精神,所以在保證他們吃住的同時,還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升職加薪計劃。
除一開始被她選中的,包括孟樓在內的三十五人,其它的全部從種地拔草做起。
其又設有五十個大隊長,二百五十個小隊長,負責監督從基層做起的二千餘人。
而五十個大隊長,統歸那三十五人管理。
建立賞罰制度,勤奮者有賞,偷懶者便罰,白紙黑字,貼在各院牆頭。
每天得花兩個鐘頭學習和鍛鍊,為期一年,過者升,過不了的由自己選擇繼續學習,還是直接在基層幹。
幹滿了賣身錢,也可以選擇離開。
但他們的去留,皆由吾同說了算。
而因位置不同,他們每月所得私銀也不同。
基礎人員每月五兩,小隊長8兩,大隊長十二兩,三十五名主管事,每月二十兩。
做的好,隨時有賞,上不封頂。
做的不好,底薪全扣,一分也無。
而吾同手中握著的賣身契,也不是他們有錢就能買回的。
這是真正的,不給任何人作亂的機會。
若是有人手中拿著銀子生壞心眼背叛她,那麼那人的賣身契,出現在哪都有可能。
恢復了生機的許康,是真正的一座大城。
貝者場、女支院、混混、富豪、怪人……應有盡有。
她不親自動手,也能將手上握著賣身契的叛徒生不如死。
可縱使是捏著它人的致命契約,總有人膽子大起來,總以為能混水摸魚。
――――――
吾同不管是買地還是買人,出手都過於闊綽。
縱容她的院子曾有盜匪的屍體抬出。
可那時,鏢局的人尚在,沒有人會想到她一個弱女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