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逃難之人奔到堤壩邊,正想尋找綠裙女子兌現承諾時,才發現女子不見了。
心中焦急之時看見堤壩上有人,紛紛大喊詢問:“老鄉!聽說許康建堤有糧領,可是真的?”
被當成老鄉的李敬亭聽言大笑:“自然是真的!第一天來的還能無償領十斤糧!”
眾人一聽心中大喜,心道那綠衣女子說的竟是真的,紛紛詢問李敬亭在哪領糧。
李敬亭指了指堤壩邊兩大堆的糧食:“要建堤的人先登記名字,然後可以去那裡先分十斤糧食,不許爭搶!”
李敬亭話剛落,一眾災民眼睛大亮立馬奔向糧食堆,排好了隊。
還擔心會出現爭搶事件的李敬亭愣了下,笑著招呼一眾工部下屬去登記名字和分糧。
並將往後建堤每日能領的糧食告知了眾人。
一聽每日能領六斤糧,眾人心中喜悅更甚。
那代表那怕他們的老父母和幼小兒女不能幹活分糧食,糧食也夠他們吃。
李敬亭在交談之中得知他們是被一綠裙女子叫回許康的,心中卻開始思量女子和少年的關係。
並開始思考,這兩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之人,究竟是什麼人?
而他心中思索的少年和女子,卻正在暗處一直觀察著他這邊的動靜,見場面未亂,便轉身離開了。
接下來幾天,許康陸陸續續有災民趕回,李敬亭皆對他們同等對待。
而令李敬亭好奇的是,不少對糧食起了歪心的人,聽到有人警告綠裙女子是李大人的人時,皆歇了心思。
這讓他更加好奇,那個從未謀面,卻給他糧食又將人手給他帶回的綠裙女子究竟是何人。
而吾同,也就是某個綠裙女子,見許康百姓已召回許多,夠建堤之用,怕後面聽到風聲趕回來的人會分不到糧。
悄悄在李敬亭所住的院子留下百萬斤糧,寫明等堤壩建成,平分給所有許康人度日所用。
吾同在許康呆的這些天瞭解了許康郡守的各處私宅,留了個心眼在許康郡守的各處私宅轉了一圈。
發現許康郡守幾處私密地窖藏有無官銀印記的私銀近百萬兩,心中震驚之餘,把他的銀子全收進了空間,便離開了許康。
這些銀子,許康郡守一人吞不下,必定是為他的主子保管的。
許康郡守府邸把守甚嚴,吾同進出卻如入無人之地。
甚至在她將銀子拿了走後,還沒有人發覺她來過。
吾同離開許康並沒有回王城,而是又換了一身行裝,趕往天河城,找許康郡守。
沒有人知道,許康郡守與天河郡守交好,在許康災情嚴重化時就舉家搬到了天河郡守的一處宅院避災。
何其可笑,許康災民為天河所不容,許康郡守卻視許康災情於不顧,在天河城安穩度日!
如此郡守,比個擺設都不如!
想到自己空間從許康郡守拿走的銀子,吾同就氣的牙癢癢。
許康百姓餓死的餓死,流浪的流浪,連家業都拋了賣了就為能活著。
他這個許康郡守倒是過的舒服,庫裡有銀,背後有靠山也不怕丟官位,完全不顧許康百姓死活,繼續在別城過自己的富貴日子!
吾同感覺自己不去揍他一頓出出氣,肺都會氣炸。
許康郡守這日也聽到了許康來了大官,正在為許康百姓主持公道的訊息,心中卻不以為然。
朝廷不放糧賑災,來什麼大官都沒用,許康是沒得救了。
他深知這一點,是以連回去看一看的慾望都沒有。
那怕躲遠了他也不怕會被怪罪,到時候有人問責於他,他找一個去外它城為許康求糧的藉口便作搪塞過去。
只要他背後的靠山不倒,這許康郡守的位置,沒人搶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