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她的話來說,李敬亭就是一個既剛正廉潔又膽大無畏的人。
她敬佩李敬亭,卻也擔心他會“剛過易折”。
說白一點,李敬亭就是流川國王上的一把鋤頭,他硬氣,他惹人惱,這在流川國王上眼中都不是事。
他要的只是李敬亭的能力,也就是好鋤頭能鋤好地的能力。
可若是有一天,李敬亭的能力出現問題了呢?
暫且不說是不是李敬亭能力真不行,還是被人坑了。
只要李敬亭出現了能力方面的問題,所有因他性格得罪的人都會上來踩他一腳,誇大他錯處將他貶入塵埃……
此時聽到李敬亭的話,吾同心口微緊,她明白李敬亭話中的意思。
他不能鬆懈,也不敢鬆懈。
修建堤壩動用的費用巨大,但凡有哪一點出了差子,他都承擔不起。
原來,他明白自己的境地。
吾同苦笑了一下,腦中閃過李敬亭的下場,苦笑立斂,眸色幽深了起來。
“李大人,您可知道許康城內的境況?”
聽到吾同說許康,李敬亭轉頭看向她。
“許康城乾旱嚴重,聽聞城中之人許多遷移到了別處,你為何突然問起許康?”
這些天吾同時不時的會舉些治理河道的例子和方法,李敬亭也會和她探討一番。
是以,吾同問許康時,李敬亭並沒有覺得意外。
吾同看著他,面色略微嚴肅:“許康近半年滴雨未下,河床乾裂,良田荒廢,舉城之人或投親或乞討遷至別處,災情之嚴,更有餓屍橫山野,場面觸目驚心!”
“怎會慘烈至此?地方官員難不成沒稟明聖上?戶部還未曾撥款賑災?”
李敬亭很久前便知道許康的情況,所以聽到護都堤防欲裂時,怕護都糧食被毀,百姓如許康那般無糧無食,他才會和一眾朝臣死磕要了銀子修護都堤壩。
他想著許康出現了災情,朝堂必定不會不管,只要朝堂肯先賑災,他守住的護都糧食其後也可續上保許康百姓幾月。
可如今,吾同告訴他許康舉城搬離,更甚者餓死屍橫遍野?朝堂竟是沒管嗎?
吾同聽到他的話,也有些驚訝他竟然對朝堂間的事毫不知情,思緒一轉,便有了想法。
“李大人,我有一友是許康郡守處辦事的人,他曾和我說,許康郡守是上書了奏摺遞上了朝堂,可他似乎是怕擔責,只將災情輕描淡寫略過,連殿前初審,他的摺子都沒過。”
吾同面露苦笑看著李敬亭。
“怕擔責?輕描淡寫上書災情?這郡守,簡直該死!”
李敬亭還不知道有這種內幕。
殿前初審都沒過的摺子,王上怎會重視!
李敬亭還在氣憤,吾同又開口了。
她的這一次開口,直接將李敬亭嚇到了。
喜歡歡喜吾同請大家收藏:()歡喜吾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