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半個月之後,校舍終於建成了,在學校開業的這一天裡,村子裡面所有的人都來參加了學校的開業儀式。
大人們和小孩子們都在,喜氣洋洋的看著眼前的這一所嶄新的學校,學校外面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用紅磚碼成的牆兒,一年刷的白白淨淨的,用明亮的玻璃窗整齊的課桌,最難得的是他們還有了一個新黑板。
本來這次開業的主持也是應該由這幾個年輕人來做,可是大家都推脫著,老校長沒有辦法,只能站在了講臺上,用手裡拿著的新的麥克風在和下面的人說著話。
“大家好,我是這所學校的校長,這所學校距今已經成立了40多年。
在這40多年裡,我曾經無數次就連做夢也想要有一些這樣的學校能給孩子們讀書。
可沒有想到到了遲暮的年紀,這個願望才實現了。
不過不管他是從什麼途徑來的,我都很高興。
因為什麼,因為在這裡我遇到了更多的好心人,我們學校的恩人,我們整個村子的恩人。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這幾個年輕人。
若不是有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老的學校宿舍就要倒閉了。
讓我最擔心的是這群孩子的安全問題,可如今這個問題已經完美的大大解決了。
如今我也是喜氣洋洋,心裡甚至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麼。”
老校長拿著話筒在臺上念綽綽的說著話,可臺下卻沒有一個人去嘲笑他,在他們心裡正和老校長是一樣的感受。
甚至他們還要比老校長來得更為激烈一些,在這些村民裡有很多的村民孩子都在這所學校上學。
他們非常注重教育,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他們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在這土裡面拋是拋一輩子。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有更好的未來和更美好的明天。
所以當他們看向臺上的那幾個年輕人的時候,目光裡都不由得帶上崇敬和感激,他們這幾個年輕人一來了之後,給他們帶來了大多的物資。
有暖和的棉被和各種吃的東西,甚至連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衣服。
那嶄新的衣物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幫助,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在冬季的時候凍的渾身發抖,他們做父母的這些就忍不住心裡愧疚了。
隨後大家都好像想起了什麼,一般等老校長說完的時候都自發的回家了,村長都想不到自己的這些村民居然如此冷淡,他只能訕笑著跟這些年輕人解釋。
“一會也就到該吃飯的點兒了,中午去我家吃吧。”
方子庭一行人臉上也滿是不解,只有那小孩子還在那裡興致勃勃的玩著,只有吳宣一個人看出來了,這村民此次離去必有另一番用意。
他做心理醫生做久了,習慣性觀察一個人臉上的微表情,這些村民也是這樣,臉上還前一秒對他們滿是感激,之後若有所思的走了,他忍不住猜測這些村民們到底去幹什麼了。
可就當這一行人準備走的時候,其實他們也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做好事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太常見了,不管他們領不領他們的心意。
他們起碼做到了,為的不是這些大人們,而是為了這些孩子們,能讓這些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那他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