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影響
小姑劉倩自從劉已達在三灣鄉發起眾籌集資到鵬城以來,就事情一樁接一樁的,讓人應接不暇,他沒有這種馬上就能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能力怎麼能走到現在的高度來。
王映珊則是從劉已達的反應中印證了泰晤士報轉載內容的真實性,他果然是個天才。
高考失利可能是他將心思放在賺錢上面,或幹脆就是有意為之,不然哪裡有時間有這個能力到鵬城辦公司到英國這裡來。
而李采薇的心思可能簡單一些,她對劉已達佩服得五體投他,不出報紙上了解,她怎麼會知道他在高考後就幹出了這麼多令世人自嘆不如的大事來,取得了這麼高的成就。
三人此時此刻的心情是與有榮焉,其他的事情反而顯得無關緊要起來,包括媒體上有關他的緋聞的報道,包括他說的加強她們的安保力量之事。
劉倩首先說:“小達,我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來了也有幾天,愛逢現在的事很多,我也該回去幫你好好照看。
今天就在這別墅區哪都不去了,等跟設計師說好房子的裝修問題,明天就回去。”
“小姑,不用這麼急,這兩天我都沒陪你好好遊玩參觀一下倫敦,過幾天再走不遲。”
“你都忙得把家當成旅館!得了吧,就這樣,等以後我跟你小姑丈來時再盡情遊玩。”劉倩快人快語說。
“劉已達,我只是小薇的媽媽,外國人對我們華國人臉盲得很,出門帶保鏢說不定反而引人注意。
要不我先回美國,等風頭平靜了再來,英國的狗仔總不能跟到美國吧?再說你出的招說不定能很快的解決這個問題。”王映珊也表態說。
“阿姨,如果您說回華國我還能放心,這資本主義世界的狗仔是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再說現在我不能時常陪著薇薇,你就安心地留下來。
順便的這裡別墅裝修的事你有時間多留意一下,一些不符合我們華國人習俗方面的地方可以隨時隨地的指點他們。”
說到這裡時,劉已達又對劉倩說:“小姑,你和阿姨溝通得比較來,設計師來了後一些需要改動的地方如果他聽不明白,你就讓阿姨幫你盯著做好,回去後讓三叔和三嬸也抓緊辦好護照來英國一趟,最好跟考察人員一起來,這樣一路也有個照應。”
萬裡之外的華國,當駐外使館從紐約時報獲知對x先生和劉已達“蓋棺定論”式的報道後再也坐不住了,報道上的訊息第一時間就電傳至國內,層層上報遞交後到了各大長老案頭。
不同於先前英國媒體的報道,那時有更多的猜測成分,劉已達的履歷很難讓人相信是真的,未免有被推上臺前當“替死鬼”的意味。
但現在不同了,不提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以及bbc誰更權威誰更可信的問題,紐約時報經過一週時間深入調查分析出來的東西在可信度要高了很多。
更何況這身家150億美元的(世界首富)財富的訊息,無論是真是假,都值得讓人大書特寫,華國人成為世界首富之事稍一想想就讓人振奮得不得不了!
值得喜大普奔!
1992年的15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91年華國的外彙儲備結餘只有217億美元,92年的結餘是194億美元,劉已達擁有的財富已可稱為富可敵國。
華國出了這樣馳名世界的人物對華國的意義重大,不僅在提升華國的國際形象方面,更是證明瞭華國人的聰明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