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劉已達一人來到證交所,發現只有交易員才能進入,馬上想到那些穿著馬甲跑單和接聽電話的場景,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鬧烏龍了。
抽空向一安保人員遞上張藍頭,才瞭解到證交所只有券商才能進場交易,一般股民都要透過券商,打電話給交易員或是在券商的櫃臺才能交易。
再給一張藍頭得到另一個非常有用的資訊是,這次發行5億股,透過發行500萬張抽簽單,中簽率10,每張單要一張身份證,每人最多可代買10張。再多的資訊就沒有了,只是強調這裡不能逗留,有關資訊請關注證券報,一臉正經,全忘了剛才拿錢時的笑容。
話已至此,劉已達只帶著鬱悶離開,邊走邊想,印象裡不是憑身份證購買抽簽表嗎?怎麼還有數量限制?
此次南下鵬城是由自己想要逃避高考失利所造成的影響開始,不願讀書想南下打工不過是想利用重生時帶來的見識在這時代大展身手,不願把時光虛耗在無憂無慮的象牙塔裡。
而想到借南下鵬城購買認購證撈一把,出發點正是為瞭解決南下打工問題,購買認購證要用多長時間,這本身就是一個短期行為,而九二年統一思想後的改革開放才是華國二十世紀末最好的發展時機。
哪想到各大機構會“塞錢搭渡”,近八百萬的鉅款和高額利息把他壓得如繃緊了弓弦,壓力山大卻不得不裝出信心十足,舉重若輕,智珠在握的模樣。
如何才能把錢花出去又能安全收回來並實現增值?
把所有人都算上排隊,一次最多買一千張抽簽單,可認購十萬股,每股的平均發行價10元(估),只需一百萬元就可以行權認購。
剩下的六百多萬呢?這六百多萬該怎麼處理?
而且抽簽單不是無成本,滬市的一張認購證要30元,因為年初認購證熱炒的緣故,沒有道理鵬城會比滬市賣的價格低。
假如抽簽單每張50元,10張連號的認購抽簽單中一簽,這認購的1000股股票的市值還要加上500元的成本。
眾籌和貸款的本年本息是多少?這期間的費用是多少?以800萬元為基數計算,以眾籌的三分利計算,半年的利息就是:800(萬)x0.03x6=144(萬)。
吃、住、行、用的費用加上購買身份證和抽簽單的費用,預算54萬,市值100萬的股票能賺到200萬,甚至更多嗎?
劉已達心想到這裡,只覺渾身發冷如墜冰窟,七月的南方鵬城的高溫酷暑恍若未覺。
回到旅館,三叔見劉已大上的臉色不好,關心的問了他是不是在外面中暑了,還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劉已達強打笑臉搖頭回說沒事,見三叔正準備帶人去調研市場,心中想到一事,正好一併順便去辦理。
拉過來三叔在一旁小聲說“三叔,我剛才去問了一下,證交所不會開設站點賣認購證,可能會分散到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營業部。
具體的幾天後會有通知,你這次出去也要把銀行和證券公司營業部的名稱和位置記下來。
還有就是帶些身份證過去證券公司開戶,各個證券公司都要開。我這裡有四萬元,你也一起帶上。”
“你放在我這兒的五萬塊還沒有動過呢,錢不夠就等明天,帶太多我怕出問題。”三叔聽了心中一沉,安慰說,“別想太多,先好好休息!”
“我沒事的,您一路要小心,讓他們都跟緊你,別走散了。”劉已達看見三叔臉色沉重,知道自己的情緒和說的事影響到他了,笑著叮囑說。
回到房間後劉已達把袋子裡的證券投資方面的書籍找出來,打算臨陣磨槍一番。
其實這些理論書籍他現在也是無心細看,只是把它當作分散自己焦躁心緒的工具。
房間裡的冷氣很足,心中的焦躁似乎隨體溫的下降而漸漸冷靜下來,眼光遊離手中書籍之外,默默地想著破局之法和接下的行動。
是將剩下的六百多萬作為本錢投入到股市炒股,等賺夠錢再抽身退市回家?
還是用其他辦法?
辦法總比困難多,心裡給自己一遍遍地打氣,腦筋飛速轉動。
一定會有辦法的!
小姑丈過來找劉已達,就說了一事,家鄉來的這些人在旅館都待不下去,都說要去外面走走,看看鵬城。
小姑丈的話讓劉已達靈機一動:僱人排隊行不行?
這次帶了幾十近百人南下就是一種僱人排隊的行為,但人數不夠能不能在招人手?
鵬城限制外來人口進入,從家鄉招人來的成本不低,按資金預算還需六百人才行。
每人來迴路費加上工資開支等可能要四百元,六百人就是24萬,花消不少且花時間。
招人一定得在本地才行。
有大量人群集中的地方只有那些“血汗工廠”和本地人,但這兩類人肯定是找不到的。前者工廠老闆肯定不會放人,後者的代價不菲不說也不一定能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