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如今王庭佔據中原大部疆域,為了增加凝聚力,臣建議您登基稱帝。”
諸葛亮的諫言來得突兀。
陳浮屠啞然,他壓根就沒想過現在登基。
歷史上諸葛亮和群臣就曾上書劉大耳登基為漢中王,這種事他老諸倒是在行。
陳浮屠略微思忖,暫時拒絕了諸葛亮的提議。
諸葛亮離去時欲言又止。
張良暗道:“只怕孔明不會就此罷手,大王當做好準備。”
“你的意思是,老諸還會逼孤登基?”
“說不好,若真如此,當為大勢所趨。”
張良也覺得諸侯王的稱號,配不上現在王庭所擁有的疆域了,改立王庭為帝國,方可與南乾分庭抗禮,至於始皇帝,現階段是不可能達成的,如果大王不喜天子稱號,可先加冕聖皇帝的尊號。
諸葛亮離開皇宮後就病倒了。
陳浮屠聽到訊息不禁哂笑,“好個老諸頭,跟我玩這一套。”
不出意外,短短半日,王庭心腹文臣猛將都匯聚到了諸葛亮的府邸,唯有張良藉口外出巡查,沒有過去。
諸葛亮躺在床上,虛弱道:“諸位,亮病體沉重無法見禮,萬望勿怪。”
關羽等人道:“丞相好好歇息便是,只是您為何會突然病倒,可有心事?”
“是啊老諸,大王剛剛奪得半壁江山,正需要我等大展宏圖之際,您可不能撂挑子不幹了。”
典韋也甕聲甕氣地說道。
劉伯溫坐在一旁,揶揄地開口:“孔明,你究竟是身體抱恙,還是有著心病呢?”
諸葛亮咳嗽了兩聲沒有回答,狄仁傑卻聽明白了,合著跟歷史上一樣,老諸頭託病為藉口,召集大家來商議立國之事。
可惜大王孤高,瞧不上天子位,暫時不願立國,如之奈何?
漸漸地大家都咂摸出味道來了,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秦良玉身上。
秦良玉愕然道:“你們看我做什麼?”
劉伯溫笑言,“我等欲推大王上位,名曰大聖皇帝,不知秦將軍意下如何?”
“我沒意見。”
秦良玉清楚陳浮屠的想法,王庭佔據了半壁江山,是時候立國了,即便大王不喜天子稱號,也不能由著他的性子胡來。
至於始皇帝的尊號必須再等,現階段無法達成,總不能擊敗了南乾後,依舊以王庭統御國祚。
聽到秦良玉這般說,諸葛亮忽然拿下額頭上的毛巾坐了起來,嚴肅道:“還請秦將軍與我等一道,助大王登基稱帝。”
“只怕大王未必肯聽。”
秦良玉沒轍,陳浮屠就是一頭倔驢,他決定的事何人可以改變?
諸葛亮笑了笑,“不難,我等只需提前做準備,然後在民間散播訊息,有民意支援,不愁大王不上尊位。”
“丞相儘管出手,我等配合便是。”
關羽等人沒意見,王庭的官員體系是按照一國的朝政體系設立的,只有大王登基稱帝,大家的職權才能有名有實,不至落人口舌,再者後續科舉等國策的頒佈,也需國家之名,只有這樣,文人學子才會對朝廷擁有信心。
等眾人表態完,諸葛亮拿出了詳細的章程。
這場私下的會議持續了足足一個時辰才結束。
秦良玉剛回到皇宮就撞見了陳浮屠,她略顯心虛想悄悄溜走,陳浮屠黑著臉叫住了她,“姐,我這麼大一個人,你看不見嗎?”
秦良玉停下腳步,佯裝無事發生,“大王尋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