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強烈要求親自前往北武軍營當說客,加上青衣和劉伯溫等人勸說,陳浮屠終究點了頭。
“貞素,你要好好地回來,若你有個閃失,我會讓北武一國為你陪葬。”
陳浮屠嚴肅地對秦良玉說道,他不是開玩笑。
“大王安心,我不會出事的,何況有國師在。”
就這樣,秦良玉和青衣聯袂去了。
陳浮屠望著二人的背影,心底說不出的彆扭,總覺得會出點什麼事。
接下來便是等待太平糧倉的訊息傳回。
數日時間,北疆民間盛傳大乾戰事,尤其聽說王妃和郡主以及一幫貴女被蠻子擄掠,百姓們無不扼腕嘆息。
此為國殤,作為尋常百姓也不願眼睜睜地看著國家被踐踏羞辱。
“唉,真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大王為何還不出兵,放眼列國,只有大王能拯救中原百姓於水火。”
“大王收治了許多逃難來的人,王庭也沒餘糧啊。”
“難不成我等要幹看著?”
百姓們議論紛紛,而文人學子早已齊聚王庭附近,高聲呼喚求見大王。
聽著王庭外的喊聲,陳浮屠一陣陣的頭疼,但還是出來見了一眾文士。
“大王,請發兵解中原之危!”
“此為中原浩劫,大王亦身為中原人,豈能袖手旁觀,置黎民於水火!”
文人們紛紛開口請戰。
陳浮屠沉聲道:“諸位之心孤已知曉,然中原狼煙四起,孤有心解此困境,卻還要籌劃一番。”
“大王,蠻賊欺我太甚,若不出兵,唯被蠻賊小覷。”
“他們開城殺人無惡不作,簡直就是一幫禽獸,如今只有大王能解此危局。”
文人們根本不懂北疆的苦,打仗豈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打的,按如今形勢,北疆如果出兵,面對的是所有勢力,絕不單單是西域聯軍。
漸漸地聚攏來的人越來越多,陳浮屠沒辦法,只能讓虎賁親衛把人都驅逐。
等文人們哭喊著離開,諸葛亮說道:“賊寇直逼京畿,新帝攜百官南遷,只留下少許兵力留守京師,據說前太子妃梁氏也留下了。”
“孤知道。”
陳浮屠早先就拿到了梁萱兒的密函,那女人要趁機做大做強,圖謀霸業,殊不知這是以卵擊石,若成,她可算一位諸侯王,若不成,她的下場會無比淒涼。
“大王,百姓們募集了一些糧食。”
錦衣衛到來,神色怪異地說道。
陳浮屠和諸葛亮到了某處廣場上,就看百姓們挑著擔或提著袋子翹首以盼,甚至還在人群中看到了囡囡。
“大王來了!”
“大王!”
百姓們嘩啦一下圍了上來。
有年長者哀聲道:“大王,我等身無長物,只有節省下的些許糧食,希望能幫上忙。”
“是啊,中原被蠻子荼毒,我等痛心疾首又沒什麼辦法,只能捐糧,希望大王發兵趕走他們。”
百姓們還是很淳樸的。
這些糧食是他們在工坊做工換來的,值此國難之際,他們把僅剩的糧食捐出來,可比那些只知搖唇鼓舌的文士強多了。
“大哥哥,這是囡囡的口糧,也拿出來了。”
囡囡費力地提著個袋子,因為太累,小臉紅撲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