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眾人爭吵沒完沒了,徐光壽開口道:“廢黜戍邊將領行不通,收回兵權也行不通,不知大王有何高見?”
廣場總算安靜了,眾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陳浮屠的身上。
陳浮屠拿起酒杯踱步下場,“既如此,那孤就給諸君講一段歷史吧。”
眾人紛紛來了興趣,妹子們也瞪大了水汪汪的眼眸。
接下來陳浮屠講了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從欺負孤兒寡母到燭影斧聲,從驢車戰神到澶淵之盟,然後是靖康恥到崖山海戰。
這一個個故事被陳浮屠講出來可謂精彩紛呈,所有人的心絃也隨著陳浮屠的講述高低起伏,時而大笑,時而憂慮,時而憤怒,時而悲傷。
尤其講到靖康恥的時候,孫家姐弟三人的眼珠子都紅了,眾人的目光也齊刷刷地落在了他們身上,有著同情和憐憫,但更多的是悲憤,直到最後崖山海戰,陸秀夫背上幼主投海自盡,大海之上漂浮十數萬軍民遺體,同樣宣告著一個帝國的滅亡。
故事講完,廣場一片死寂。
眾人沉浸在了沉痛和悲傷之中,這個故事有些地方和現在的大乾相似,最明顯的便是皇帝削奪兵權和山海亭中孫成宗被五馬分屍,莫須有的罪名跟靖康恥一模一樣,岳飛連戰連勝,最後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處死,而孫成宗雖沒拿到十二道金牌,但也差不多,若非新帝和完顏九妹一樣意志不堅,不給錢糧和補給,孫成宗早就從京畿推到南州了。
“嗚嗚嗚,嶽將軍太慘了,孫將軍也太慘了!”
“怎麼會這樣!哪有這樣當皇帝的!”
“是啊,明珠蒙塵,蒼天無眼啊。”
在場的世家貴女們抹著眼淚哭得厲害。
祈顏嘆道:“大王是想說大乾的結局早已註定?只是歷史上何來的這個國家,老夫為何沒聽說過?”
“對啊,這個國家不存在,一定是大王杜撰的。”
眾人摩挲著紅通通的眼睛回過神來,氣氛稍稍恢復了些。
陳浮屠正色道:“雖然是個故事,卻足以發人深省,若不吸取教訓,未來誰又能說得準。”
“大王所言極是,但大乾落入如今的田地,原因究竟在哪?”
徐光壽等人認真的詢問,充滿了求知慾。
陳浮屠道:“因為大乾的凝聚力不夠。”
“何意?”
“百姓信賴的明君聖主,又何必擔心有人擁兵自重?”
接下來陳浮屠向眾人解釋了什麼叫上下一心,什麼叫舉國之力辦大事,什麼叫信仰。
眾人對上下一心可以理解,舉國之力辦大事也勉強能明白,至於信仰,他們完全不懂。
朝廷和民間是兩個非常割裂的階層,封建時代尤其如此,甚至別說民間和朝廷了,哪怕尋常百姓和大點的家族也有著巨大的鴻溝,可以說一生都不會產生交集,一絲一毫也沒可能。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百姓理解信仰是不可能的,哪怕飽讀私塾的文人才子,或者說祈顏這般的大儒都不明白一個國家的信仰是什麼。
“既然你們理解不了,那孤再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