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開春不久,李秀寧距離臨產還早。
聽說陳浮屠此行的遭遇,她又免不了一陣抱怨,說著下次再去,要帶著她一起云云。
陳浮屠陪了李秀寧一天,翌日便親自去了北疆學宮,還沒下車便聽學子們討論孫家來降的事。
一些學子對孫家極其憎恨,更是揚言以後見到孫家人決不罷休,昨天教訓孫峰,只是讓對方稍微吃點苦頭,知道北疆的厲害。
在他們看來,孫成宗屢屢跟北疆作對,大王不該心慈手軟,理應將孫家人斬盡殺絕。
“話也不能這樣說,身在其位,各為其主,孫成宗倒是一位忠良。”
“什麼意思?孫成宗是忠良,難道鎮北王和北疆王就不是了!”
“沒錯,你是在嘲諷誰!”
學子們之間分成了兩派,互相爭辯吵得臉紅脖子粗。
如果孫成宗是忠良,那麼反過來,北疆王便是逆賊?
陳浮屠在馬車裡聽著學子們的言論,頓覺好笑,這是什麼二極體發言,不過作為文士學子,他們擅長的便是口舌爭鋒,要不解決這件事,怕時間長了會鬧出亂子。
略微思索,陳浮屠親自下了馬車,看大王親自到來,原本還喧鬧不止的學宮驟然鴉雀無聲,所有教習和弟子一起前來見禮。
陳浮屠掃視眾人,“孫家的事情是誰幹的?”
眾人對視,有幾個年輕人硬著頭皮出來,一人梗著脖子說道:“大王,孫家乃仇寇,我等豈能婦人之仁,若如此,豈對得起北疆戰死沙場的將士?”
“是啊大王,孫成宗為皇室盡忠,頑固不化,我等出手只為義憤!”
陳浮屠搖頭道:“爾等之心,孤感受到了,然大乾不仁,殘害忠良,吾父死於大乾之手,孫成宗的遭遇,何其相似乃爾。”
眾多學子啞然。
仔細想想是這麼個理,開平王一生為國,卻落得個五馬分屍的下場,女眷發配教坊司,男丁充軍,不逃等死嗎?
之前北疆王便因此逃出京城,佔據北疆才成為了天下雄主。
陳浮屠又道:“你等仇恨孫家情有可原,但北疆不是不講道理的地方,如果有怨氣,不如下帖挑戰,文鬥亦或武鬥都可以,若勝了你們大可驅逐孫家,如果敗了,此事就到此為止了。”
“我等這就給孫家那兩個小子下帖!”
有學子戰意昂揚,他們早聽說孫家兩兄弟賢名,北疆有律法,私自動手打人不合適,所以比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陳浮屠定了時間,三天後在院子裡鬥一場,但不可請外援。
很快這件事在龍城傳得沸沸揚揚,孫家那邊也很快收到了戰帖。
躺在床上的孫峰恨得牙癢癢,“這群傢伙欺人太甚,大王都沒意見,他們卻還要生事,若非初來乍到,我豈會坐以待斃!”
孫峰乃將門虎子,本身的實力是極強的,要不是怕動手打了學府弟子,惹來北疆王不悅,別說那幾個學子,就是再來十個也打不過他。
孫威沉聲道:“這是大王下的命令,父親多次與北疆為敵的情況下,他不可能明面上偏袒你我兄弟,所以這一戰必須接下,而且一定不能敗。”
孫家沒了退路,若戰敗被逐出北疆,滿門上下將無一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