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雪季,漫天雪花飛舞,讓整座北京城都籠罩上了一層銀裝素裹。
距離大明海軍進攻倭國登陸長崎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來到了崇禎元年的十一月。
這一年來,整個大明發生的事情不少,年初正月的雪災,到七月的杭、嘉、紹三府發生的海嘯,再到夏季遍及整個關中地區的大旱災,以及剛過去兩個月發生的京師地震。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了大明這一年來的多災多難,無數百姓在天災下損失慘重,家破人亡。
但幸運的是,由於對這些天災的早有預料,早在災難發生前朱由檢便命朝廷及手中的勢力做好了準備,在災難發生後也盡全力進行救災,對災民進行妥善安置。
在朱由檢將刀都架在了各府主官的脖子上逼迫一眾官員收斂貪婪下,災情俱都得到了妥善的處置。
興許也有些不當之處,但相對於原歷史上的官府不作為,百姓餓殍千里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來說,這已經是極好的了。
最起碼災民都有了活路,沒有鬧出大亂子來,國內也趨於穩定。
而在外部,海軍自從登陸長崎後便從天津、泉州、以及借道朝鮮等三方源源不斷的將早已磨刀霍霍的陸軍運達了倭國本土,並在領先的武器碾壓下一路長驅直入,如今三路匯合的大軍更是直逼倭國京都。
這讓朝中的大臣們都異常興奮,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 只要攻下了京都,拿下了倭國的倭王, 那整個倭國便算是徹底被朝廷打敗了。
但朱由檢卻知道,這僅僅只能算是個開始,如今的倭國可不是什麼天皇當政,他們所謂的的天皇不過是個精神領袖, 也就是俗稱的傀儡。
如今的倭國有點類似於三國時期的魏國, 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不同的是德川家的幕府勢力並沒有像魏國一樣有著蜀吳兩個敵人,反而是牢牢的將整個倭國掌控在幕府政權的手底下,全國三分之一的軍隊城池, 以及兩百多個大名全都向德川家的幕府效忠, 所謂的天皇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朱由檢並沒有將這個情況說於這些朝臣聽,因為沒有必要,而且他或者說朝廷也確實需要這個程式。
也許對於倭國來說如今的天皇只是個傀儡, 但對於大明來說,只要那個如今的後水尾天皇還是倭國名義上的君王,那不拿下他就不代表著大明徹底攻下倭國,這就叫名正言順。
而只要拿下這個傀儡天皇,哪怕並不能用他來讓剩下的倭國勢力束手就擒,單單有他在手,大明便可以以幫助屬國國主奪回國家政權的名義以正義的名義將剩下的其他勢力打為邪惡分子。
而這便叫做師出有名。
別小看這四個字,偏偏就是這四個字對於大明這個歷來講究這一套的漢人帝國來說確實極其重要的, 重要到都能讓軍隊計程車氣提升至少三層的地步。
又是一次朝會。
極其不情願的從床上爬了起來, 捧著暖手爐上了朝,看著底下那些明明凍的瑟瑟發抖卻依舊強裝淡定的朝臣們, 朱由檢欣慰的將手中的暖爐捧的更緊了些。
還是當老闆好啊, 想幹啥就幹啥不用像底下這些苦逼員工一樣,要顧及在老闆面前的形象。
所以說, 打工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 老闆當的還是爽歪歪的。
心裡得意了一番, 朱由檢運轉體內星力, 將體內的寒氣驅散。提振了一下精神後,這才正襟危坐看向下方眾臣, 開始商議起今天的議題。
“諸位愛卿,不久前, 前線傳回戰報,我大明軍隊已將戰線推進倭國京都百里處,不日便可抵達倭國京都,對此,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
朱由檢開口點出今天的議題後底下群臣瞬間便議論了起來,沒一會兒的功夫,禮部尚書來宗道便站出道:“陛下!我大軍既已攻至倭國都城,那如今便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邊是當大軍攻入倭國都城後, 對於倭國的王室特別是如今的倭王,該如何處置, 此乃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