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應下,退回了一旁。
而朱由檢又跟眾人商議了下出兵的一些旁枝末節等等便讓他們回去了。
王承恩也在當天將朱由檢的口諭傳給了所有在京的大校級武官。
在進行軍改過後,原所有武官品級已經大變。
軍中也實行了軍銜制度。
例如初入軍中的只是普通計程車卒,待入軍滿三年時有一次考核,如透過考核便可授予士級軍銜成為下士,如通不過則需等到滿五年還有一次機會,再接下來則是每三年一次。
唯有擁有了軍銜才能成為軍官,如成為了下士,若軍中伍長有空缺則由下士遞補。
而相對應的如果你想上升到某個職位,你則必須有相對應的軍銜。
如伍長對應下士、排長副排長對應中士、連長副連長對應上士、而營長副營長對應少尉銜、副團長則是中尉、團長上尉、副旅長為少校、旅長為中校、師長和副師長為上校銜、副軍長則為大校銜、軍長級正式邁入將銜,為少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上,中將對應副司令、上將為司令,到了大將銜則可入五軍都督府當上副帥,最後則是對應著元帥的五星元帥銜,以及最後由歷任天子親任的三軍大元帥,軍銜則是被金龍環繞的日月永照銜。
在軍銜體系中,你如果有對應的軍銜可能不會是對應的職位,但如果你沒有與職位對應的軍銜,那你肯定達不到對應的軍職。
而在和平年月裡,軍中升職以履歷,考核成績為升職標準,而若是進入戰爭期則以軍功論,在戰爭期間你可以便宜行事按照你的戰功先行升至某個職位,但在戰爭過後則必須進入帝國講武堂進行學習,直到你透過相對應軍職的考核方能畢業正式任職。
這一套繁雜的體系組成了如今大明新的軍事制度。
收到王承恩傳來的訊息後,所有武官都知道看來是早已流傳已久的那個訊息要成真了,各個興奮的準備了起來,準備在明天的早朝上爭取能夠出徵的機會。
軍事改革過後他們便知道以往老實混日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若是沒有軍功,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以往在你之下的一個個小輩憑藉著軍功站在你的頭上。
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獲取更多的軍功,而軍功哪裡取。
古人早已給出了答案。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功名當在馬上取!
……
……
喜歡崇禎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崇禎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