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上一章節章節數打錯了,改不回來了,笑哭)
正文
————————
看著面前這個老人,這個模樣普普通通的老人。
即便是明知道要入宮見自己,他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換一身華麗的衣服,而是就穿著一件洗的很乾淨的普通布衣就來了。
他的模樣沒什麼出奇的地方,就一普普通通的小老頭模樣,佝僂的身形,粗糙且長滿了老繭的手,還有他那因為常年風吹雨打而皺紋遍佈的蒼老面孔。
這讓徐光啟一點也不像是一名曾經當過官老爺的讀書人。
反而更像是一名常年在田間地頭耕種的老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朱由檢卻半點都不敢小看他!
這可是徐光啟,寫出了全書60卷,約70萬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其本人關於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的《農政全書》的徐光啟!
這可是和利瑪竇一起翻譯了《幾何原本》的徐光啟。
“幾何”,“點”,“線”,“三角形”“四邊形”等術語,就是在這個譯本里定下來的。
他還撰寫《勾股義》和《測量異同》這兩本數學書。
可以說徐光啟在數學的的貢獻上對中國數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僅如此,在軍事上徐光啟認為農業為富國之本,正兵為強國之本,對軍事多有研究。
明朝與女真人發生戰爭,他在禦敵疏中提到過兩句話:一句是求精,一句是責實。
徐光啟注重對士兵的選練和武器大炮的研製,對火器在實踐中的運用,對火器與城市防禦,火器與攻城,火器與步、騎兵種的配合等各個方面部都有所探求。
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軍事技術史上提出火炮在戰爭中應用理論的第一個人。
而就是這樣一個不管是在農,在文,在軍等方面全都可以稱的上大牛的人物,在歷史上的明朝卻因為政局混亂,而且與周邊形式緊張,很少有人關心科學、農學等的發展,徐光啟的奏疏也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用而泯然眾人。
即便後期被崇禎重新復起,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也因為崇禎的多疑和不相信而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的看重,無法一展抱負。
而這樣一個大才如今卻就在自己的面前,等著自己的“寵幸”!
朱由檢現在只想大笑三聲並學曹老闆來一句,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
朱由檢在打量著徐光啟,徐光啟同樣也在打量著朱由檢。
面前的天子還很年輕,確確實實是個少年天子,看上去也不甚穩重的樣子,行事方面有些跳脫。
但這些日子以來就自己聽到過的他做的事情,卻又讓徐光啟對其大感佩服!
這個天子是個好人!
真正的好人!
他可以為了百姓跟被眾人稱之為大明基石的地主士紳翻臉,說殺就殺,毫不留情。
面對文人他也不像前幾位先帝那樣要麵皮,而是毫不在乎麵皮,任憑那些文官拿道德,拿仁義,拿一切規矩,祖宗成法來想要束縛他,他都毫不在乎!
以一種近乎無賴或者說是霸道的手段一把將所有文官向他套來的限制給撕得粉碎!
哪怕文官集團聚眾向他施壓他也毫不屈服!硬頂著跟文官們槓到底,是個頭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