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金鑾寶殿內,老皇帝一襲龍袍端坐上方,眼簾微垂注視著下面的臣子。近日來的黔城水患讓他面色憔悴不少,但是那雙同宮晟天如出一轍的碧綠眼眸,一如既往地幽邃深沉。
“起奏皇上,臣有要事啟奏!”兵部侍郎站出來說道。
老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講!”
“謝皇上!”兵部侍郎對著老皇帝拱手一拜後,才用激昂的聲音說道“啟奏皇上,根據探子來報,黔城大雨已經過去,大堤修復也進入尾聲。臣認為皇上應該下指令定山王撤兵,以防士兵擾民,另外派遣官員前去接管黔城,幫助百姓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哼!”老皇帝細不可察的冷冷一哼,然後面無表情的看向百官之首的丞相“木丞相,這事···你怎麼看?”
“回稟皇上。”木丞相從百官中站出來,年近六十的老人因為保養的得當使他看上去不過是五十左右的歲數,頭髮黑而亮,身子挺拔,站在大殿中央如同一個武將,說起話來也是底氣十足“老臣認為兵部侍郎言之有理。王爺派人遣兵是為了黔城水患,如今大水減退,士兵在留守黔城一來加劇百姓負擔,二來不利於兵民關係,三來···”木丞相遲疑了一下,看了眼上方的老皇帝之後才繼續說道“三來,士兵遲遲佔據黔城,會讓臣民誤解···王爺別有用心!”
“別有用心?”老皇帝意味深長的勾唇一笑,然後看向了一旁的宮晟軒“老大,你怎麼看?”
被點名的宮晟軒從兵部侍郎一開口就在思考這個問題,聽到老皇帝的問話之後猶豫了一下,才站出來說道:“回皇上,兒臣認為此事非同小可,需要進一步調查才可以下結論。”
“哦?”老皇帝來了興趣,看向他的眼神多了份意味兒“你覺得···怎麼非同小可?”朕倒要看看,公子言對你的點播,你究竟悟了多少?
“回皇上,如木丞相所說,三弟派遣士兵是為了黔城水患,如今黔城放晴,大水消退,理應讓士兵歸回原處。但是···黔城官員在這場水災中非死即傷,留存下來的多多少少也都是有罪之身,黔城如今全靠三弟在支撐。除此之外,兒臣昨日詢查了資料,按照往年的慣例。黔城雨季需要月末才能消退,如今不過是月中,所以水災是否完全過去一事還需商榷。畢竟此事非同小可,關係到黔城百姓的安危。所以,兒臣認為應該進一步調查,再決定是否退兵。況且,水災過後百姓情緒不穩,極易發生暴動,由三弟帶著士兵鎮守,也可保黔城一安。”
“哈哈哈哈!好!”老皇帝激動地從座位上站起,看著下方侃侃而談的兒子臉上一片自豪“軒兒能夠以小見大,深思熟慮這麼多,可見沒白下功夫!朕很欣慰!”
“謝父皇誇獎!”宮晟軒激動地跪在地上,眼中雀躍著興奮的火花。而站在他身後的宮晟宇面色卻微微有些著急。父皇一直都是老大老五的叫著,什麼時候叫的這麼親切過?難道父皇真的要······
“軒兒啊,你先起來回話。”老皇帝無視大殿中央木丞相和兵部侍郎微變的臉色,直接親切的對宮晟軒招了招手,見他起身之後,才開口道“軒兒,你剛才說的的確是朕心裡想的。只是···”老皇帝眼底閃過一絲深邃“士兵囤積黔城畢竟也是一件大事。木丞相所說的···不得不防。”
父皇這意思是說···其實他也對老三別有深思了?
宮晟軒微垂的眼眸流光一閃,然後開口道:“父皇如果真的擔憂三弟別有用心,不如一邊派人前往黔城協助監管三弟,一方面下下定額,將黔城士兵控制在一定數量。這樣一來可以以防三弟別有二心,二來也不會影響黔城災後工作。”
“嗯。”老皇帝臉上再次露出滿意的表情。經過公子言這一段時間的提攜,老大倒是越來越成熟穩重了,想問題也比以前全面周到,關鍵是···老皇帝掃了眼面色微微有些難看的李家家主,眼底劃過一絲冷光,老大要是按照這樣的狀態發展,能把這群老東西壓下去也說不準。
“老五,你怎麼看。”老皇帝眼睛的餘光注意到雀雀欲動的宮晟宇,眼底劃過一絲笑意。這一陣時間,老五的確改變很大,只是和老大比起來,終究是欠了點兒火候。雖說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這個浪子回頭···回的有些晚啊。
“回父皇。”一直等待發言的宮晟宇見老皇帝終於注意到他,連忙激動地從佇列中走出來“兒臣同大哥想法略同。只是兒臣認為,朝中一些大臣未免把三哥想的太壞。如果三哥並無二心,朝中貿然下達這般指令,反而會更加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可是五殿下。”木丞相看著漸漸脫離手中,愈發不受控制的外孫,眼底劃過一絲冷光“不管定山王究竟有沒有二心,有些事我們不得不防。”畢竟那個人···真心不好捉摸。
“木丞相,本殿下沒說不防。”想起這幾日來他對自己的連番刁難,還有黔城那裡給自己捅的簍子,宮晟宇對他的語氣不再像以前那麼尊重起來“本殿下的意思是說,如果朝廷要下達指令,那麼必須要注意一下措辭,別再偷雞不成反被蝕把米,沒有安撫民心反而激怒了軍民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木丞相瞪眼,想要發火那邊老皇帝卻輕笑出聲“看樣子最近老五也很努力啊。”雖然說得不如老大深刻,但和以前相比,果真是長進了不少。
“回父皇,兒臣早已下定決心痛改前非,雖然還比不上大哥,但是兒臣會努力的。”宮晟宇適時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決心,見老皇帝點了點頭,這才沾沾自喜的站了回去。
“虧你們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看待問題,竟還比不過朕的兩個孩兒!”被自己兒子給欣慰到的老皇帝忍不住炮轟起下面的臣子來“你們只看到了老三私自遣兵,怎麼沒看見那些混賬的黔城官員?難道你們以為朕不計較這件事就過去了嗎!”老皇帝啪的一聲拍在龍案上!嚇得下方臣子們一個個都趴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聲!
“老五!”老皇帝兩眼一瞪,完全沒有方才的愉悅“你給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堤出現裂痕竟然隱瞞不報?難道非要等到大水衝到京城這些個官員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回稟父皇,那張的全的確是兒臣的人,但是···但是他這般行為的確不是兒臣所指使的啊!兒臣也是冤枉的,是被他們矇騙了啊!”老五一聽老皇帝要算賬,連忙跪在地上求饒解釋,只是老皇帝根本不看他,而是又看向了宮晟軒。
“老大,如果朕沒記錯,當年負責檢視大堤修復鞏固工程的···是你的人吧。”
“確是兒臣的人無疑。”不同於宮晟宇的求饒解釋,宮晟軒的氣度倒顯得大方坦然起來,他這般自攬罪名的事不僅讓老皇帝斜眼看去,大殿裡的大臣們也紛紛投去詫異的目光。就連李家家主也一臉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外孫。
“父皇,那顧明瀆職之罪兒臣不會為他辯解,但是三年時間大堤經過風刷日曬有所損傷也是在所難免。況且如果黔城水災真的要怪罪的話,守城的張大人有不可推卸之責,如果他沒有隱瞞不報,恐怕黔城水災遠沒有現在這般嚴重。兒臣並不是在為自己便捷,兒臣只是希望父皇下旨,讓兒臣親自徹查大堤一事,如果罪過真的在顧明,兒臣自會將此人秉公執法,絕不姑息!”宮晟軒早就的到了公子言的提醒,別一昧的把錯誤推卸,有時候自攬上身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果真,他這番話說完之後不僅老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有些深意,就連滿朝的大臣也頗有刮目相看之意。宮晟軒雖然不明白他們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是···說都說了,反悔也來不及了!
“嗯。還算是有擔當。”老皇上沉默了半響後,突然點頭說道“雖然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你的心裡話,不過你敢說出來···說明你還算是敢作敢當!”
這代表他透過了?
宮晟軒默默的吞了口吐沫,再一次堅信公子言說的就是對的,公子言果真是他的福星!
“既然你這麼有擔當。那麼朕···就允了你!”老皇帝的話讓一群人紛紛驚大了眼,而宮晟軒卻高興地再次跪地,剛要領旨謝恩,就聽見老皇帝說道“不過你可要好好處理,要是辦砸了,朕決不輕饒!”
“兒臣定會秉公執法,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嗯。”老皇帝點了點頭,剛要揮手退朝,就看見大殿外一個傳信官跑來。
“報!啟稟皇上,定山王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老皇帝眉頭一皺,難道是發生了暴亂?“快呈上來!”這些年能讓老三八百里加急的信件不多,難道黔城發生了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