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子說得對,郝壞確實要未雨綢繆了!
郝壞終究不是劉備,沒有劉備的人格魅力,也沒有劉備收買人心的手段,頂多隻能裝裝樣子,唯一個劉備能夠相提並論的事郝壞此時的野心!
劉備的野心不就是稱皇稱帝,再多就是匡扶漢室,而郝壞的野心卻已經過了這個階段,他是要收複大宋失去的疆土,然後還很有可能要在擴容疆土,將附近的那些小國都填充進,或者臣服於大宋!
這才是郝壞的野心!
趙廣時期,皇帝羸弱,所以趙廣不惜背負罵名匡扶大宋,可以說當時趙廣已經權傾朝野,想要當皇帝就是一句話的事!
而諸葛亮,如果郝壞不制衡於他,恐怕他就是第二個趙廣,在原有歷史中,諸葛亮已經達到了趙廣的地步!
漢初三傑知道吧,蕭何韓信張良!
最終這三人只有張良得以善終,只因為他事後拂了去深藏功與名!
而蕭何呢,他最終晚節不保,背負著害死忠臣的名頭,悔恨的活了下來,雖說活著,但已經去死了差不多!
韓信最慘,成也蕭何敗蕭何,最終被蕭何與呂後誅殺於金鑾殿前!
究其原因,便是韓信功高震主!
當時的韓信已經賞無可賞,沒有辦法了,他要再立功該怎麼辦?只能殺了他!
郝壞雖然本是宅男,但是自他領兵那日起,他就知道自己日後不可能是個劉禪那樣的昏君,頂多有一種身在朝堂心在田園的感受,但絕對會身在其位謀其政!
如果最終郝壞統一天下,諸葛亮功高震主,所有的將領都很佩服於他,那麼他必將成為了第二個韓信!
這不是郝壞能夠約束得了的,最終他必須死!為了維持江山的統治,即使他忠誠無比,那麼誰能保證他的後代也忠誠?
若是他的後代揭竿而起,那些拜服與他的將領隨之叛變,那這個後果誰來承擔?
蜀國不是漢朝,所以諸葛亮也算是善終,雖說出身未捷身先死,但死在戰場總好過死在廟堂!
自他們被郝壞召喚出的那一刻,他們已經就是真真正正的人了,存活在這世上的人,日後也會娶妻生子,也會子孫滿堂!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郝壞該如何面對諸葛亮,以及諸葛亮的後代呢?
郝壞細思極恐!
他本以為,就算諸葛亮事必親躬,只要自己日後召喚出一個與諸葛亮完全並肩的人物,便可以制衡諸葛亮,一來不會讓他這麼累,二來也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呢!
但是郝壞此時才發現他錯了!
漢初三傑,蕭何和張良無論哪一個拎出來都要與韓信並肩!
但是最終韓信還是死在了廟堂之上,原因為何?
一味的制衡,終究無大用!因為就算郝壞再召喚出多麼厲害的謀臣,也無法阻止諸葛亮去立功!
放眼整個歷史,能夠比肩諸葛亮的寥寥無幾,就算能夠召喚出來,也是各謀其職,總不能就這麼剝奪諸葛亮的飯碗吧?
所以郝壞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之前所想的第一個解決方法,要遠遠比第二個解決方法好得多!
而第一個解決方法就是,郝壞自己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