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郝壞也終於明白為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將,再次伐兵,最次攻城了!
人常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又言,良將易得,良謀難覓!
由此可見謀士對戰爭的作用有多大!
一名好的謀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諸葛亮可以說完全達到了這個等級!
攻城戰,是戰爭中最經典的例子,每一場侵攻戰都要攻城!但是盲目攻城不但在兵力相當的情況都會陷入被動,即使兵力大多對方,也會為此損失慘重!
而攻城戰大多依靠攻城裝備,所以沒有什麼實力而言!
而兩軍對壘,兩軍相拼,這樣對雙方來說會造成更加慘重的傷亡。這個時候就會考慮到一名統帥的統領能力了!
畢竟戰爭中動輒幾十萬兵馬,古代有沒有傳呼機,就只能要不大吼,要不透過令旗傳達名利!
帥旗,是統帥的象徵,帥旗還在,士兵就會一直打下去,但如果帥旗倒了,這會給己方士卒造成一種統帥已經死了的思想,然後兵敗如山倒!
打仗的時候,人這麼多,人山人海的,這邊吼叫一聲,那邊估計連個屁都聽不見,命令又怎麼會立即傳達到的?
這就是令旗與帥旗,還有鳴金、擊鼓所體現的作用了!
擊鼓是進攻,鳴金是撤退,令旗揮舞是指導軍隊陣型,而帥旗則是一支軍隊的靈魂與精神支柱!
所以為何古代戰爭中都會有敵將沖入敵陣砍帥旗的一幕,就是因為如此!
兩軍對壘,士氣極為重要,帥旗一倒,士氣也就崩了,所以帥旗倒得一方,士卒會瞬間亂成一團,自己都亂了,還談什麼跟別人打?
這裡說到士氣,就要談論將領了!
兩軍對壘前,還流行兩軍對將,贏了的一方士氣高漲,輸了的一方士氣也就會降低!
這也正是為何這邊對將一勝,那邊立馬擊鼓進攻;這邊對將一敗,那邊立馬鳴金收兵一樣!有了士氣當然得一鼓作氣,而沒了士氣那還打什麼打,自然也就要撤退!
將領除了在對將時候的作用除外,還負責統兵,無論在伐兵的時候還是攻城的時候,一個領頭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他直接影響到了己方計程車氣!
就算我軍敗局已顯,但是將領仍在前方淤血廝殺,這就會很大程度的鼓舞己方士卒計程車氣!
接下來說伐謀!
真正的謀士,揮揮手千萬人喪命。他們編織著一個又一個陰謀網,每場戰爭的背後,甚至都有一個謀者!
他們玩弄著整場戰爭,就彷彿這場血流成河的戰爭只是他們在博弈一般!
輸了的一方,全身而退!而贏了的一方,不用提刀便殺了千萬人!
這就是謀士!
一個可怕的謀士,遠遠不止於此!
就比如眼下,諸葛亮密謀了這次埋伏,可以說從一開始就開始算計著西夏軍!
有句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而西夏軍很可憐的就被諸葛亮盯上了,而且還是個初出茅廬的諸葛亮!
前世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在博望坡和新野燒的魏軍慌不擇路,丟盔棄甲,一把火燒了他們數萬大軍!
而今世,諸葛亮同樣燃起了一把火,看來後世果然是對的,諸葛亮就喜歡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