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的罵人,孔雀大明王似乎心懷怒氣很久了。
不過對面的石佛還有那許多佛祖的度量,沒有介意,開口說道:“真的是十分抱歉,我不在給你添麻煩了。”
孔雀大明王瞪了石佛一眼,來了句:“沒有別的道歉的話嗎?”
石佛回答:“此一事,你對我教之貢獻已是空前絕後。而我雖為名義上的佛祖,其功績不能及你之十一。”
“呵呵,我只求佛祖這一世能夠多體諒體諒我,不要再瞎折騰。那樣我也不用像管家婆一樣,守著沒有佛祖的佛門之地,與有佛祖的佛門之地做鬥爭了。”孔雀一通說,這句話道出了他心中的委屈。
“孔雀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怎能不用一顆慈悲之心來感念天下蒼生呢?”石佛像開始了自己的解釋。
“這我可以理解,畢竟我在佛前聆聽教誨不是一日兩日。所以我才在沒有佛祖的佛門之中一直苦苦的支撐,等待著佛祖的歸來。”孔雀說著雙手合十,面容上帶著一種感懷的心酸。
這其中到底包含著多少的痛楚?
3.
不可說,不可說。其間因果何其多!——代小和尚
“好了,廢話少說。又是幾十年沒有回到這座寺廟了,佛祖你這次來到底想幹什麼?”收起了感懷的心情,孔雀大明王法相突然莊嚴了起來。
“這一世,我已不欲成佛。”石佛像說著,碎裂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狠表明了佛祖不欲成佛的決心。
“您難道又有新的想法了?你說我是應該拿個本子記下來,用來教育其他的人呢,還是我現在就和你動手,看看誰能夠管理現在的佛門?”孔雀大明王態度陡然轉變,暴虐了起來。
“不要急,不要急。先聽一聽小僧現在的想法。”石佛像終究沒有複原,一朵白蓮花飛了出來變成了小和尚的模樣。
“新的佛祖夠年輕的啊!你真的能夠擔起佛門的重擔嗎?”孔雀大明王帶著點冷嘲熱諷的滋味。
兩人相會對視,一邊帶著怒火,一邊眼神呆滯。
現場一陣沉默。
“嗯?你這是犯了嗔戒吧!”小和尚在呆了一陣之後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是新一代佛祖的新氣象嗎?怎麼這麼呆傻!”心裡涼了半截,孔雀大明王傻眼了。)
“阿彌陀佛!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懷,小僧剛剛犯了嗔戒,還請佛祖贖罪!”為佛語當頭點醒,孔雀大明王向小和尚請罪。
而小和尚呆頭呆腦的看著孔雀大明王,好半天不言語。突然發言道:“善惡本存乎一念。”不再吱聲了。
然後,現場一種古怪而寧靜的氛圍從小和尚的光腦門之上傳播開來。
這邊,小和尚晃動著身體,步伐不太穩健地走到了浮屠塔的一處角落,那裡睡夢和尚正躺在那裡,臉上還是一臉的驚恐。
小和尚緩緩地蹲下了身子,開始研究情況。
“阿彌陀佛,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念出這幾個字,小和尚伸手在睡夢和尚的頭上捏來捏去。
睡夢羅漢驚醒,看到眼前的光腦門,趕忙起身跪在了小和尚面前。
自此,小和尚的身份地位就算是確立了。
4.
說一點西牛子國佛教的發展史,幫助大夥理解。
佛祖第一世在天竺寺建立佛教,第二世發展佛教,第三世……第五世離開了天竺寺,在西牛子國其他地方自立門戶。以後諸世只在恢複佛祖記憶之時到天竺寺一看,然後自立門戶,宣揚佛祖在新的一世裡新的感悟。其間有些思想為當政者所敵視……注:本書中所寫異世的佛教與現實之中的佛教並不一致,理念上有極大出入,喜歡佛教之人,切不可把本書之中的佛教思想當做現實中的佛教思想。)——曹宗濤解說
時空進行一次大的穿梭。從天竺寺起飛,直到白眉鷹王的豪華莊園裡。
那裡有一間裝飾相對古樸的房間,裡面三個倒黴蛋正在對酒當歌,煮著青梅論“英雄”。
“好酒!真是夠烈性,我就是喜歡喝酒!”布思的臉通紅的像是猴屁股,拿著筷子像是啃雞爪子一般吃了一根半,然後借酒抒懷道。
“對呀,對呀!真的是好酒,雖然是在山寨裡,我也不曾喝過此等的好酒。”湯伯虎也是喝紅了眼,在一旁幫腔。
至於龍小天,現在喝得太多了,直接躺在了桌子底下。一邊伸腿,還一邊打醉拳。真的是在舒活自己的筋骨。
然後,過了不知道多久,房間裡安靜了,只在偶爾傳出一些若有若無的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