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號,秦淮集團,以及五位股東所在的公司,同一時間向所有員工,發放五月份的工資。
同一天,五月份五險一金涉及資金,800萬港元,同一時間從秦淮保險和秦淮住房基金的賬戶中,劃給凜冬基金。
同時,《屋邨的百萬富翁》拍攝計劃也進入中場,預計月底就可以結束拍攝,開展後期製作。
同時,秦淮教育準備向位於司徒拔道的嶺南中學,發起收購要約。
半山別墅,林曉光聽何思道說明緣由。
何思道是秦淮教育掌門人,粵州中學校長何啟華是其胞弟,都是香江親內地人士。
秦淮教育目前有九所學校在建造中,預計三個月後半年以內陸續完工,眼下公司的事情並不多,一是作為業主,監督學校的施工狀況,二是廣泛招聘教師,然後進行嚴格稽核,三是組織編委,對教材進行深度編輯。
華閏營造不是二流建築公司,也不是心黑到死的建築商,對待自己人,還是很用心的,在有限的預算下,使用最好的建築材料,嚴防出現豆腐渣工程。
羅耀國親自盯著,沒人敢糊弄。
至於招聘教師,目前香江人才不少,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都不少,這年頭沒有幾個大學生親英國佬,自然不用擔心立場問題,選聘為中學教師,基本上不存在問題。
至於小學和幼稚園教師,當然就選擇預科畢業的準大學生。
一所這樣的中學,上百名老師,上百位知識分子,真心不錯,英國人的陣營減少這麼多人,此消彼長,親內地陣營多了兩百多人。
五百所學校下來,十多萬人,這個數字,不容忽視。
最後是教材。
目前的粵州中學,除了歷史和思想道德教材,是編委會親自編輯,其餘課程,一應採用態度比較中立的的教材。
短時間,就這麼將就下去了,但長時間可不行。
作為一家長期規劃有500所學校的超大型教育公司,必須得有公司自己的課本,不然一直用別人的,說出去就不好聽,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另有緣由。
“林董,嶺南中學是一家名校,歷史悠久,嶺南自古一體,包括兩廣及港澳在內,公司上下一致認為,擴大嶺南的知名度,有利於增加市民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所以我們準備收購嶺南中學。”何思道認真地看著他。
作為秦淮教育的總經理,何思道在商業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在管理學校上,更是經驗豐富,選這麼一個總經理不容易。
如果是個非教師或教務管理者出身的總經理,一味推崇商業,學校未來的發展就不會很大。
同樣的,如果對工商管理一點都不瞭解,學校也不會持續下去。
教育不是十年之功,而是二十年的基業,要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那是不可能的,教育得先埋頭苦幹幾年,做出一點成績,然後再對外擴張。
因此,林曉光即便很認同何思道說的,但也不得不拒絕。
“嶺南中學確實不錯,但以秦淮教育目前的體量,想要吞下它,還是有點勉強,說得難聽點,人心不足蛇吞象,嶺南中學背靠嶺南學院,你們想收購嶺南中學,想過嶺南學院嗎?他們會答應?”
他忍不住潑冷水:“嶺南系一脈相承,嶺南學院絕對不會出售嶺南中學,除非,直接把嶺南系全資收購。”
“你知道這要多少錢嗎?”
曾媛對他們說的這些很感興趣,自告奮勇兼任侍應生,給二人添茶,然後站一旁名正言順地傾聽。
“3億港元。”林曉光伸出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