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粵州中學這個名字,確實不錯。”費振勳稱讚道。
確實,香江地位比較獨特,不過放到明清民國,它是隸屬於東廣省的,民國時期,有著名的省港大罷工,八十年代,還有一部電影《省港旗兵》上映。
某種程度上來說,香江人一直把粵州視為省城,同時把香江視為東廣省下轄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
取名叫粵州中學,不會引起香江任何人的牴觸,同時也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們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取名為粵州中學,更有一種自豪感。
同時,潛移默化的,引發學生對東廣省的歸屬感。
你看都對東廣省產生歸屬感了,東廣省又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這豈不是說明,間接上,學生們有了對祖國的歸屬感。
林曉光笑了下:“粵州中學只是第一步,按照秦淮教育的規劃,以後還會有中山中學、東莞中學、肇慶、清遠、惠州中學,長沙中學、武漢、重慶、南京中學,甚至北京中學,八一、解放、紅旗中學,等等。”
北京兩個字,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不獨獨是地理名詞,還具有政治意義,當有一天北京兩個字名正言順出現在這片土地上,而不引起人們的牴觸反感,甚至發自內心的擁護。
香江算是真正迴歸了。
費振勳也想到最近有所傳言的中英談判。
“不錯,不錯。”他點點頭,又道:“這個專案做好了,意義非凡,我們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統戰工作,這一點值得表揚,再接再厲。”
他很欣慰。
目前整個新界有100萬出頭的人,適齡兒童大概在30萬以上,而新界學校數量相當有限,粵州中學是仿照德明中學模式,幼稚園、小學和中學都在一起,以1000名學生算,新界則需要300所中學。
這麼多學校,東廣省十幾個地級市,全國幾十個省會城市,上百個比較有名的地級市,估計光地名都夠了。
唯一的問題是造價和成本。
1000名學生的粵州中學,包含教學樓、住宿樓、辦公樓和食堂,在人力免費,建材成本價的基礎上,造價都要100萬港元,300所,總共需要3億港元,這不是一筆少數目。
華閏投資是否入股秦淮實業的關鍵時刻,這份教育計劃,全港修建500所學校,總計5億港元的教育建設投入,分20年完成,平均每年2500萬港元的預算,這才打動華閏總經理,然後他壓下諸多反對意見,同意入股計劃。
500所學校,50萬學生,二十年內將影響25萬個家庭和125萬香江市民,四十年內將影響50萬家庭、250萬香江市民。
教育,從來都是百年大計。
入股換來的,就是秦淮實業,進入國內市場,確定長安、北平和深鎮三個生產基地,在深鎮秦淮股份有限公司下面,成立三個合資生產公司,同時以原有的盜版書銷售渠道,成立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合資銷售公司。
這大半年來,深鎮秦淮就做了這些事。
秦淮食品、秦淮飲料倒是新開發了幾種食品和飲料,秦淮餐飲以sk快餐和飲品,持續向港澳以及除大馬嘉坡以外的南洋地區進行擴張。
大馬秦淮和嘉坡秦淮,天南置業以1000萬港元的價格,收購其51的股份。
末了,秦淮實業上市之後,董事局作出決議,總公司向大馬秦淮和嘉坡秦淮,分別撥款1000萬港元和500萬港元,用以擴大規模。
新成立的秦淮教育,斥資1000萬港元,確立十所學校的專案,粵州中學作為加急在八個月內完工,剩下的九所學校,預計三個月後陸續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