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嵐走後,林曉光便開始構思新的小說,《北京人在紐約》。
開始,他原本只是想到這部電視劇,後來一想,如果想把這本書作為出國指南,取這個名字就有點狹隘了,可能非北平人就不會感興趣,同時美國那麼多地方,去其他城市的人,應該不會對這本書產生興趣。
所以這個書名要改。
改為《中國人在美國》?《當北京遇上西雅圖》?還是直接明瞭一點,《華人赴美生活指南》?
感覺總差那麼點味道。
《一路向西》?《無問東西》?或者還是別的?
想了許久,他都沒有想到一個比較好的名字,索性先不取名了,直接寫正文。
故事就從清華園寫起吧,主角叫李長安,是一個西北長安人,1977年還在鄉下插隊,然後恢復高考,考上清華,大學畢業時結了婚,1981年底畢業之際夫妻雙雙被選中公派出國留學,但是按照規定規定夫妻二人不能去同一個國家,於是一個去了美國,一個去了法國。
二月的一天,李長安跟隨著人群走出飛機,深吸一口氣,思緒萬千。
這時,同行的一位女生,看著湛藍的天空,深情的凝望著,感嘆道:“啊!美國的空氣,是如此的香甜清新,我聞到了自由的味道,多麼讓人沉醉!”
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既然是小說,不是科普文,就沒必要多真實,對於現實來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小說顯然不是這樣,它需要的是矛盾衝突,需要的是戲劇性,需要的是故事張力。
於是,他便思考,如何使小說變得更合理的同時,將大量的美國元素充實到故事情節當中。
壓抑、矛盾衝突、高潮、平淡,就這樣一直迴圈。
住平民區地下室,打黑工洗盤子,遭遇有色人種搶劫,因為不懂法律而被驅逐出境,因為吸蠹而淪為站街女,為了留在美國而與老頭結婚,種族歧視、蠹品、暴力、黑澀會、槍戰、華爾街,等等……
他將為留學生們,去呈現一個真實的美國,一個罌粟的國度,既美麗又罪惡。
整整花了幾天時間,刪刪減減,反覆修改,他做好大綱,才寫出三萬字的開篇,然後趕在夏嵐要回國之前,把稿子交給她。
西九龍紅磡站,他送別二人離開:“嵐姨,時間有些倉促,只能這樣了,暫時取名叫《我的1977》,您看看。”
“行。”
夏嵐把稿子鄭重地裝回手提包,然後笑著看向他:“麻煩你了,小光。”
他搖搖頭:“不麻煩。”
“依依,跟哥哥說再見!”夏嵐拉了一把依依不捨的女兒。
“哥哥再見!”沈依依甜甜一笑,最後看一眼繁華的城市,才轉身進入車站。
夏嵐此行是三個人,從江漢而來,出境前一個留在深鎮,她們這次返回,到深鎮後會重新相聚,然後三人一起原路返回,安全問題倒是不需要擔心。
林曉光送完二人離開,才回幹德道住宅。
然後埋頭在家寫了幾天稿子,9月份臨近,港大開學,丹尼爾也從美國回來了,同時林孝正從臺彎回來,還帶著他表妹,也姓楊,叫楊瑾。
沒錯,他也有一個表妹。
自從安洋來香江後,先前他與幾個舍友聚了一番,便與安洋雙宿雙飛去了,很少在棲苑住,這次要不是林孝正特意去幹德道住宅找他,他根本還不知道後者回來了,還帶了表妹。
“你表妹這次過來,也是讀書?”他二人隨口閒聊。
“no,no……”林孝正連連搖頭:“只是過來玩一下,她目前還上國中,明年才畢業。”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