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做的是大型超級市場,在整個香江地區,才幾十家門店。
百佳是屈臣氏旗下,屈臣氏最早是做藥房的,後來開始做蒸餾水和汽水,這是一家起源於鴉片戰爭後的企業,歷史悠久,而且比較熱忠於慈善公益事業,曾經為孫中山在香江求學時提供過獎學金。
屈臣氏又隸屬於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和記洋行,一部分是黃埔船塢,二戰之後,和記黃埔幾經重組,落到當時香江四大家族之一的祁德尊家族之手,後來因過度擴張債臺高築,不得不出售三分之一的股權給滙豐集團,之後滙豐才將其改組為和記黃埔。
就在這時,李超人盯上和記黃埔。
他並不直接收購和黃,而是收購香江最大的貨運港九龍倉,控股九龍倉的怡和見狀立馬啟動反收購,同時還找來同為英資洋行的滙豐幫忙。
李超人知道僅憑自己單打獨鬥,沒法擊敗怡和與滙豐,便秘密找來嫉妒渴望貨運港的包船王,二人約定聯手對抗怡和與滙豐,結束後九龍倉歸後者,和黃歸他,收購期間二人守望相助並肩作戰。
接下來,李超人各種騷操作,先是給滙豐示好,放棄收購九龍倉,滙豐同樣做出回報,以市價一半的價格每股7.1港元,向其出售9000萬股和黃股票,而且,滙豐還同意他只要先付20的定金,相當於用2400萬美金作定金購得十多億美金的資產。
這樣一來,加上從包船王那裡購得的股票,李超人共持有和記黃埔39.6的股權,從而達到了成功控股的目的。
李超人旗下的長江實業資產僅6.93億,卻控制了62億港元的和記黃埔。
這可謂是真正的以小博大,鯉魚鯨吞。
李超人也由此成為香江第一個控股洋行的華人,同時這一次收購的成功,也為其成為華商首富奠定基礎。
他吃掉了肥肉,然而難啃的硬骨頭,卻交給包船王,這讓後者叫苦不迭,隨後兩三年,幾經周折,才將九龍倉控股,這兩起華商收購站,前者左右逢源,不費吹灰之力以小博大,後者嘔心瀝血大吃苦頭,就付出和回報而言,高下立判。
內裡實情,讓人唏噓不已。
林曉光深知,長實與和黃刻著李超人的商業理念,就拿這次百佳超市與秦淮食飲的合作來說,前前後後,去年秦淮食飲主動上門,百佳超市態度冷淡,獅子大開口,合作一事便僵持下來,陷入停頓。
但這並不算完,母公司屈臣氏見此,便以自身經營事業為基礎,開始進軍相關領域,比如汽水和純淨水。
屈臣氏有自己的汽水和純淨水品牌,以此為基,進入飲料領域,和名聲鵲起的秦淮食飲旗下的果汁、咖啡、紅茶、純淨水、和碳酸飲料打擂臺。
因為成本更高,所以效果一般,勉強打個平手。
此外,在一些屈臣氏並不涉及的行業,它還瞄準一些有潛力的出資入股,進行扶持,比如泡麵和咖啡,但一段時間下來,銷售情況並不怎麼樣,和秦淮產品沒法比。
這兩件事後,百佳的態度才有所鬆動,但對進價和售價,以及結算貨款日期還有不同意見,因此合作仍然沒有大的進展。
直到最近不久,秦淮食飲再次主動上門接觸,百佳超市才低下高傲的頭顱,在母公司屈臣氏沒有進入的領域,放任秦淮旗下產品進入,比如泡麵、火腿、咖啡、奶茶等等,純淨水和碳酸飲料,並不在合作名單中。
百佳超市有幾十家門店,實力雄厚,作為終端銷售方,看不起生產方也是正常。
那麼大的超市,數萬件商品,秦淮食飲所佔還不到千分之一,就屈指可數的十多款產品,大頭還是泡麵、火腿、咖啡、奶茶這幾類。
合作一週時間下來,效果挺好,但銷售額只能算一般。
目前,秦淮食飲旗下產品在華閏萬家的銷售額,一個月有六百七十五萬,貨款是四百四十五萬,便利店一百家門店總營業面積五萬平方尺,百佳超市幾十家門店,總營業面積也有近十萬平方尺,然而一週的銷售額只有七十五萬,一個月才三百萬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