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林曉光突然開口:“老爺子,修學校的錢還是比較多的,一旦學校開建,文山村的丁屋開發,能否及時跟上?”
文兆禧看一眼他,又看一眼似乎在傾聽的羅耀國,當下鄭重點頭:“只要我這把老骨頭還在,文山村沒有人不敢聽我的,丁屋開發一定交給你們,當然,前提是修建學校,只要學校開建,不用我廢話,他們都會把自己丁屋交給你們。”
羅耀國不置可否,又坐了一陣,羅耀國主動提出告辭,離開文兆禧家後,走在路上,他依舊眉頭緊鎖。
林曉光不敢再亂說話,丁屋開發這事,怎麼說呢,眼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華閏營造都在成立中了,這時候再打退堂鼓,說不修丁屋了,怕不是找死。
以後還想不想在華閏混了?
文詠恩卻不知道這些,她膽子很大,勸道:“羅總,一個丁屋家庭出一個勞動力,我們村也就就十個勞動力,其實他們在家務農的很少,最少都有一半的人出去了,剩下的需要安置的,還不到一般人。”
“至於學校,我是這樣想的,一個村子可以開辦一所幼稚園,因為就三十多個學生,至於小學,兩三個村子可以開辦一所,初中六七個村子一所。”
“按照人數來,學生太少,對於教學資源就是一種浪費,學生太多又距離遠,這樣剛好合適。”
羅耀國沒有吭聲。
一直走到文詠恩家,林曉光見羅耀國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便悄悄朝她搖搖頭,點頭告別之後,跟上後者的腳步一起離開。
過了好一會兒,羅耀國正前面走著,突然轉過身,看向林曉光:“一個村子九十戶,按照一個丁屋五萬塊來算,就是四百五十萬,六七個村子,有兩千多萬了,這麼多錢,誰能一下子拿出來?”
“處長,我算過,六個村子,兩千四百兒童,六十間教室,幼稚園一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也就是幼稚園一個教室,小學三十六間教室,初中十八間教室。”
林曉光計算開了:“一個幼稚園一間教室,一萬塊綽綽有餘,六個村子六萬,三所小學,一所小學十二間教室,二十萬就夠,一所初中十八間教室,三十萬總該夠了,這一共就是九十六萬,咱們公司拿一半出來,剩下的讓村民集資,或者拉其他的投資人。”
“港英政府的錢估計不好拿,拿了錢學校還要受他們監管,況且又拿不到多少錢,還是算了,找別的投資人吧。”
“找別的投資人?找誰?”羅耀國瞪著眼睛,有些生氣。
“投資人其實很多,大的有霍先生等愛國港商,小的也有鍾老闆,做教育其實就是做慈善,相信他們都是願意投資的。”林曉光笑眯眯說著。
“霍先生?鍾老闆?”羅耀國立刻停下腳步。
“處長,我想過,咱們以華閏的名義,給新界修學校,影響還是太大了,港英政府坐不住啊,咱們得換個名義,華閏營造可能也要換,最好像文詠恩說的,學校私立化,我們成立股份制教育公司,起一個別的名字。”
林曉光圖窮匕見:“華閏可以出資入股佔多數,絕對控股,再拉其他投資人,比如霍先生和鍾老闆,這樣就能讓英國人不注意到我們。”
羅耀國幾乎快要被說服了,但他還知道來時的目的,四下一想,便有些狐疑,不由盯著林曉光,反問:“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文家人不想修丁屋,想先修學校?”
“處長,我真不知道,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林曉光努力爭辯。
“信了你的邪!”
懶得理會他,羅耀國深吸一口氣,埋頭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