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光一連在老宅住了三天,把南窯大隊、隊辦企業和雲臺公社的情況徹底摸清楚,才和嚴東明詳談。
林家老宅,客廳,他倆圍著火爐,一邊烤火一邊聊天。
“整個雲臺公社,人口不足一萬,合併後的南窯大隊,就有大四千人,這麼多人,按照識字多少學歷悟效能否吃苦耐勞,分層次進行培養任用,做到人盡其才。”
“小光,你說詳細點。”嚴東明拿筆記著。
“不管是南窯大隊或雲臺公社,咱們的目光不能太侷限,人才不光可以自己培養,還可以對外招聘,整個長安,不知道有多少沒考上大學的知青,連一份工作都沒有,你們可以把他們找過來,只要工資足夠誘人,他們會來的,別心疼錢。”
“高中學歷的,當成管理人員來培養任用,初中學歷的,當成技術人員來培養任用,小學學歷的,當成普工來培養任用。”
“至於具體怎麼培養,管理方面,你可以找長安交大管理學的老師,技術方面,找西陝機械學院的老師,至於最底層的普通勞動工作,你也可以找縣裡市裡機械廠的老師傅,國家給他們的工資低,只要你錢給到位,他們肯定願意撈這份外快。”
“我的想法,初期成立一個廠辦培訓班,按照專業和培訓深度,可以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階班,按照專業不同,可以分為管理班、技術班、普通班,培訓班的老師,找長安交大、西陝機械的老師,還有縣裡市裡機械廠的老師傅,培訓班可以搞短期的,也可以搞長期的,短期最好放在暑假和寒假,可以把他們人請過來,安排人住在這集中教學,至於長期的,你可以買三輛班車,每天負責接送,只要錢給到位,他們一定會來。”
嚴東明一一記下,最後嘆口氣:“其實我也想找外面的人,不過大隊裡意見很大,不少人認為這些活與其便宜外人,不如自己人來,就算外人進來,工資也不可能比自己人高。”
林曉光氣笑了,怎麼說呢,有的農民,限於知識有限,眼界還真不是一般的低。
“這種情況,先做做工作,看能不能把他說服,要是說服不了,他還是反對,咱能不能開除,調崗總是可以的吧?把他調到一線勞動崗位上去,看他再反對?”林曉光頓一下,繼續說:“我想,有的時候,大隊幹部的意見,其實比村民的更重要,你只要掌握好大隊幹部,其實問題就不大。”
“至於給外人的錢比自己人多的問題,這個需要重視,咱們要把外人當成自己人,咱們自己都不把人當成自己人,怎麼奢望他們會有歸屬感,會留下來?”
“來了就是南窯人,來了就是雲臺人,咱們應該把這個理念貫徹到底。”
“外面招聘來的人,除了工作之外,咱們還可以安排好他們的生活,沒媳婦的,咱們介紹物件,女的沒結婚的,咱們同樣可以介紹青年才俊,至於成家了的,咱們不僅給他安排工作,還可以讓他把家人接過來,給他的家人安排住處,大人安排工作,小孩安排學校。”
“對外招聘的人,工資不僅要給到位,比外面多一倍甚至兩倍,住處也要安排妥當,可以配備人才公寓,修建幾棟樓房出來,配套設施一定要弄完善,吸引他們入住。”
“對了,學校這裡也有操作空間,這還是個王牌,我們不光要對外招聘管理、技術人員,有高學歷的老師也要招聘,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大隊的小孩不能耽擱了,咱們要把大隊的小學,公社的中學,都打造成附近遠近聞名的學校,打出招牌,就算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他們也要多考慮一番。”
“嗯,知道了。”嚴東明點點頭。
“說了人才方面,現在說產業方面。”林曉光一邊泡茶,一邊侃侃而談。
“咱們中國的情況,人多地少,平均下來,在地頭上賺到的錢,屈指可數,之前咱們南窯大隊開辦蔬菜種植,是因為沒有法子,手裡沒錢,需要解決最緊要的問題,貧困,咱們現在已經解決了,繼續蔬菜種植,不能獲得更大的利潤,必須得轉型。”
“整個南窯大隊,才幾千畝地,這麼一點土地,農業能賺多少錢?歸根結底,還是要搞製造業,咱們依照隊辦企業發展規模,可以逐步取消農業種植,對製造業進行產業升級。”
“目前而言,原來的南窯大隊,南窯村,可以全部取消種植和養殖,合併後的南窯大隊,分批次按照隊辦企業產業規模逐步取消。”
“雲臺公社距離還比較遠,除了已有的製造業工廠,其他的土地還是原來那樣,繼續種植和養殖,不過要減少種植小麥,加大種植反季節蔬菜,養殖也是一樣,這個不需要我多說,你們自己就能做好。”
“那隊裡的企業呢?現有的產業繼續進行拓展?”嚴東明繼續問。
“之前,隊裡是燒磚燒瓦、印刷畫片、製作玻璃球、印刷盜版書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是現在不是之前了,做這些的人很多,競爭變大,利潤下降,就要轉型,我給出的方案,就是機械生產,比如旋耕機、收割機、拖拉機,三輪車和腳踏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腳踏車的市場很大,十億人口,人手一輛,需求就有十億輛,南窯大隊不是國營大廠,第一次進入這個行業,不需要多強,拿到一些市場份額就行。”
“三輪車就需要加大投入,這個不怎麼看牌子,市場上也沒什麼強大的競爭對手。”
“剩下的旋耕機、收割機和拖拉機,國營大廠做的是大型機械,我們就做小型的,家用的,便宜耐操就行,這個技術難度的確是存在的,核心的發動機可以購買,剩下我們來組裝就行,有陝西機械學院的老師,相信問題不大,先把試驗品造出來,解決從無到有,再處理怎麼提高產量。”
“好,記住了。”嚴東明點點頭,最後說道:“還有一點,南窯大隊和雲臺公社,他們有時利益相悖,該如何相處?”
“南窯大隊從最早的南窯村,擴張到現在擁有九個村子,這本來就是不正常的,我的想法,是成立公司,南窯大隊成立南窯公司,雲臺公社創辦雲臺公司,兩者進行合作,南窯公司扶持雲臺公司,共同分配利潤,問題就解決了。”
林曉光說著。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股份制改造,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但是現在不行,股份制改造要到84年才可試驗進行,現在,還是別出這個頭了。
不能分配股份,那就只有分配利潤了,就像深鎮特區房地產公司一樣。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