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光趁熱打鐵,繼續說。
“龔經理,咱們算個賬,暫定一年存款利率2,不高吧,只要你敢放出話去,香江人就敢提著手提箱來存款,貸款利率4.5,也不高吧,只要你敢貸,我們華閏,一手包攬所以的貸款,上億港元都不是問題。”
“一年存款兩百萬的利息,貸款有多少,四百五十萬的利息,轉手就是兩百五十萬的利潤,是不是很划算?”
“房貸利率更高,一年暫定4.5,一到五年4.75,五到二十年5.25,二十年到四十年6,五萬塊的丁屋總造價算,一年還清要多還2250塊,五年還清多還,二十年還清多還,四十年還清多還。”
“年利率等同於年回報率,這可是躺著就把錢賺了,你們中行付出的成本微乎其微,實在是太划算了。”林曉光引誘著。
其實,他更想以香江的房價和物價為對比,綜合計算房貸利息。
按照四十年6的房貸利率算,利潤是,回報率240,看起來多,其實才2.4倍,但如果以房價上漲率計算,那可就多多了,要知道,去年,也就是1980年,房價是一平方尺一千港元出頭,2020年差不多達到兩萬港元一平方尺。
四十年上漲二十倍,新界的房價比較低,但也有幾千快上萬港元,丁屋和商品房不一樣,不過高於2.4倍的房價上漲率,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隨著物價上漲,房屋造價越來越高,港元還在不斷貶值,銀行房貸的利潤也要保證。
這麼一算,林曉光覺得五萬港元的丁屋,四十年還清,本金利息總計十七萬,不算差了,至少比起一兩平米的棺材房,足夠優渥了。
“要不是我們華閏沒有自己的銀行,說實話,這錢我還真不想讓你們中行賺。”
最後,林曉光漫不經心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時,一直傾聽二人說話,保持沉默的羅耀國,第一次開口,沉吟著,說道:“我已經找總經理申請,華閏萬家另行註冊公司,財務獨立核算。”
“總經理也有意,對華閏的所有業務進行梳理,華閏實行集團制,單一行業和業務進行重組拆分,獨立組建子公司,財務下放,自負盈虧,集團只負責監管,並且,總經理有意進行實體化經營,增加對港投資,完全脫離外貿業務。”
羅耀國這麼說,林曉光當即充當捧哏,道:“對,說不定未來就會成立自己的銀行。”
“招商局進行的是實體投資,他們現在成立結算中心,這就是未來的銀行啊,還有中信,進行的是國際信託業務,與金融息息相關,成立自己的銀行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龔經理,您說中信成立中信銀行也就罷了,等招商局成立招商銀行,我們華閏還會無動於衷嗎?”他目光灼灼地盯著龔凡,反問道。
聞言,龔凡竟然有些心慌。
中行是唯一負責外匯核算的銀行,華閏只是負責具體外貿業務,外匯同樣要交給中行,招商局和中信信託也是。
不過現在,招商局成立內部的結算中心,中信也一樣,開始蠶食中行的部分業務。
這讓龔凡不得不警惕。
思忖著,他深思良久,最終說道:“你們華閏的意見,我們中行會考慮的,這份丁屋開發計劃書,我先拿過去,向上面彙報,我支援丁屋開發計劃,一定極力向上面反應,但是我不能保證上面是否會同意。”
羅耀國頓時擺擺手:“咱們是盡人事,聽天命,事在人為,剩下的就看天意吧。”
龔凡走了。
他不是傻子,先前還有些迷糊,後來一聽就明白了,這二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跟他演雙簧呢。
不過雖然他明白,但沒辦法拒絕,因為這事一旦做成,對中行和他,都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