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光知道,總經理同意泰和的補償條款,答應諒解,720萬港元就這麼放棄了,他真有些鬱悶,還有些可惜,不過沒辦法,誰讓這裡是英國人的地盤呢,誰讓他不是總經理呢。
“處長,那接下來,我們繼續辦下去?”
“不然呢?”羅耀國搖搖頭:“從地下室變一樓門面,面積不變,租金不變,咱們算是佔大便宜了,你就知足吧。”
“處長,我不這樣想,香江目前還沒有地下室一類的超市,我們算是引領了潮流,如果其他的分店,都不能在地下室開辦的話,我們的房租成本會成數倍增長,華閏萬家的發展速度會降到很慢,一百家分店遙遙無期。”
“那你說怎麼辦?”羅耀國有些惱了:“難不成再跟他們談條件?”
“討價還價嘛?他們能提一個,我們也能提一個,雙方再做讓步,總能達成一致,難道只許他們提出條件,咱們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沒這麼霸道吧?”
“這個,可以試一試,不過具體怎麼談,我就交給你了,談不好,我可唯你是問。”羅耀國想了想同意了,
“處長,不帶這樣的。”林曉光無奈,誰讓他是下屬呢,只好答應了。
“行吧。”
“不過,處長,你看下這個。”林曉光把計劃書遞過去。
“這是什麼,便利店?你怎麼想一出是一出。”羅耀國扶額,有些無奈。
“便利店,可以稱為小型化的超市,我們之前預定的華閏萬家,第一家分店,有兩千平米,2萬平方尺,便利店就小多了,最低30平米或者300平方尺就夠,最大不超過200平米或者2000平方尺。”
林曉光侃侃而談:“如果我們把那個兩萬平方尺的超市,改變為十家便利店,或者五十家,這樣有一定的規模,管理起來也簡單,聲勢更大一點,你說是不是?”
“現在美國和日本有一家便利店叫做711,目前還沒有進入香江市場,我們現在佈局便利店,正當其時。”
“那你為什麼之前不說,現在才說?”羅耀國反問。
“處長,我現在說當然是有理由的,不過,您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廢話,當然是真話。”
“我其實是這樣想的,五十萬港元,開超市根本不夠,所以才提出找別人合作,比如招商和中信,以及其他愛國港商,但這計劃不是流產了嗎?而且眼下門店從地下室換到一樓,開超市就不太合適了。”
頓一下,等他消化完這番話,林曉光接著說道:“但是一樓的門店開便利店正合適。”
“我們這一次開便利店,就50平米的,四十家,加起來就是兩萬平方尺,我們這樣和泰和置業談條件,我們不要求一個一塊兩萬平方尺的門店,我們要求換成四十家分散的五百平方尺門店,他們泰和置業那麼多地產,隨隨便便就能找到六十家。”
“怎麼樣?”林曉光看向羅耀國:“甚至我們可以提出三萬平方尺,或者四萬平方尺,反正是談條件,看他們能答應多少?”
“一下子開四十家。”羅耀國算計開了:“月租金還是六萬港元,五十萬港元倒是可以撐一段時間,不過裝修費用,還有進貨費用,這些你有考慮嗎?沒錢了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