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啊?大清早的。”無奈翻個白眼,林曉光起床穿衣,然後開啟門。
“小光,是我,這是《崑崙》的稿費,兩萬七千塊,另外,這是你讓我辦的銀行賬號,裡面四十二萬六千塊,我都給你了,你去銀行看看吧。”一進門,鍾文璋上下一打量房間,便把一大堆東西丟到桌上。
“文哥,你還真是?至於大清早的跑一趟嘛?”他無奈了。
“放我那我睡覺都不安穩。”
鍾文璋氣喘勻,接著說道:“社裡今天早上下了調令,調我去省報東廣日報,限我五日內回去報道,我不想回去,所以,我決定,今天就去領香江身份證,下午就去找工作。”
“你怎麼找到這來的?”林曉光小吃一驚。
“我去了你們公司,拿出工作證,找到組織人事部的一個同志,才打聽到的。”鍾文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幹嘛要領香江身份證?”林曉光開始穿鞋。
“小光,我跟你說了你可別拿有色眼鏡看我。”鍾文璋欲言又止。
“說吧,我的人你還不相信?”
“我不想回內地了,我想留在香江,在這娶妻生子,我並不是喜歡錢,我只是不喜歡落後,經濟落後可以忍受,思想落後,我真沒法忍受了。”鍾文璋說著說著,就爆發了。
“就說我爸媽吧,整天抱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想法,比老封建還封建,社會主義國家哪有他們那樣的?”
“文哥,你是不是喜歡香江本地的女人了?”
鍾文璋有些訝異,卻點點頭:“我喜歡上一個中法混血,她爸爸是法國人,媽媽是華人,是一個私生女,不能上臺面,現在是一名教師,我帶她回粵州見過家長,不過我爸媽不答應,非要我和青桐結婚,但我準備和阮阮結婚,就必須辦香江身份證。”
“我說句難聽的話,父母才是永恆不變對你好的人,而妻子,是唯一能和你度過一生的人,父母沒法選擇,妻子卻能選擇。”
林曉光看向他:“唯一的問題,你認定她了嗎?”
“當然,我們同居已經有三年了,最重要的是,她肚子都大了。”
“你牛逼,我支援你們。”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我真是幸運,認識你這麼一個兄弟。”鍾文璋笑了,很是感慨。
“我也是。”
“小光,你要不要也辦個身份證?”
這年頭,拿香江身份證還是很簡單的,進入市區,即界限街以南,去戶籍部門,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申請辦理合法的香江身份證,辦證過程也很簡單,拍照、登記基本資訊、本地人擔保,再交錢,然後等著領證就行了。
這就是港英政府實施的抵壘政策,74年11月開始,80年10月結束,之後,就變成即補即解政策,再抓到偷渡者,便會立即遣返內地。
眼下的抵壘政策,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結束,以後再想成為香江居民,條件會變得很嚴苛,比如必須在香江住滿七年以上,並且有穩定合法的工作,以及三名以上香江本地人聯名作保。
此時的香江身份證,還是挺有誘惑力的,粵港邊境,乃至全國,多少人想偷渡過來,多少人為了逃港而死在邊境線、大海上。
但林曉光還是搖搖頭:“我,還是算了吧,以後再說。”
“不過,文哥,你要是想辦身份證,那就趕緊去,聽說港英政府的政策要變。”
“行,那我現在就去。”鍾文璋往外走,走了一步又回頭,道:“小光,你要是不上班的話,出去玩玩唄,青桐不在,我帶你逛逛香江。”
林曉光搖頭:“幹完正事再去逛吧,文哥,我有件事,想問下你。”
“什麼事?”
“你以後不在《香江商報》幹了,我給別的報紙投稿,那也沒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