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錢,林曉光立馬帶安洋去看房。
郭紅兵對這塊挺熟,最近聽到又有人想賣四合院,便立刻彙報給他。
他現在手裡錢多,普通的一二進小四合院都看不上,最小都要三進的,略作篩選,就選中其中的兩個,一個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另一個,是索家花園,也叫綺園。
他倆先過去,到秦老胡同13號院子休息一下,等郭紅兵發完錢過來,才一起過去。
四合院好是因為後世,現在嘛,還真看不到哪裡好,一大家子住一起,人多事情也多,熱鬧之餘,衚衕裡一股味道,並不好聞,說具體一點,可以參考夜壺和泔水桶。
小孩子們在衚衕裡亂跑,他和安洋並肩走著,郭紅兵在前面帶路。
“到了,就這。”
林曉光抬頭一看,是秦老胡同37號。
郭紅兵指著院子講道:“就這兩套院子,一個35號乙18號院,一個37號丙18號院,連同旁邊那些建築,統稱為索家花園,或綺園,當年的綺園面積不小,到現在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這兩套院子作為主體,面積不小,加起來有大兩千平。”
他說的很對。
林曉光知道這院子的來歷,確實是晚清內務府大臣明善的宅子,不過明善雖然姓索,但跟索額圖沒有關係,很多人都傳這是索額圖的宅子,實在是鬧了大笑話。
旁人也就罷了,連旅遊公司的導遊,帶外地人參觀的時候,也跟人說這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姥姥家。
太搞笑了。
“有知道這地方底細的人嗎?帶過來見一下。”林曉光說道。
“有,有,有。”郭紅兵連忙一喊,沒一分鐘,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噔噔噔從裡面跑出來。
“紅兵哥,你來了。”
“哥,你問他吧,他叫利勇,打小住這,熟得不能再熟。”郭紅兵沒有理他,看向林曉光。
利勇這才知道,原來這一位才是買主。
不等他問,利勇便主動說道:“這宅子啊,是明善的。”巴拉巴拉說一陣,基本上和林曉光知道的差不多,他耐心聽,直到後面才提起心思。
“要說這索家花園,肯定是說37號院,而不是35號院。”利勇說道。
“怎麼講?”
“37號院有假山、水池、橋、亭、船屋,35號院只有房子,那哪能算花園?有花有園,那才叫花園,只有房子,算個屁的花園。”利勇撇撇嘴。
“有道理,繼續說。”林曉光表示贊同。
確實,北平文物部門就弄錯了,綺園主體是在37號院,35號院只有房子,但不知道為啥,1986年,一個沒花園的,被文物部門認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花園的那個反倒無人問津。
真把李鬼當成了李逵。
利勇便有些得意,繼續說道:“辛亥革命後,索家敗落,房產分割出賣,賣給科爾沁王公後人包家,後來包家賣給兩人,一個姓葉一個姓趙,這二人租給一個建築公司,當做宿舍用,50年代後成為直管公房,現在有十三家,七十餘人住這。”
“那花園呢,現在還在嗎?”安洋突然插話問。
利勇看了她一眼,便心臟嘭嘭嘭直跳,可眼下不敢多看,只得移開目光,娓娓道來:“我們家58年搬來時,這些建築都完整儲存著,很多人都見過,76年地震,院內的假山被移走,一座移到東單公園,一座移到景山。”
“現在就成這樣了。”他也有些無奈。
“走,那進去吧,房主呢,也在裡面嗎?”林曉光看向郭紅兵,後者連忙點頭。
進了37號院,走馬觀花看一遍,果然,獨具特色的花園格局大體尚存,尤其是最主要的五開間正房,及船屋兩組建築留存至今,儲存的還不算太差。
當下,他就有了買下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