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一下就明白了:“《青年文摘》嘛?整個北平誰不知道?北大清華搞出來的,陣勢不小,我家那小子每個月都看,抓得很緊。”
“師傅,您家小子上初中了吧?”林曉光遞過去一支菸。
董師傅頓時笑了,接過煙,瞄一眼,眼睛立刻拉直了,嚯,還是中華。
他不禁心神大動,再看林曉光時,對方的形象立刻高大無數倍,他不好再端起架子,也不好太卑躬屈膝,勉強笑一笑,問道:“你們學校不是有印刷機和場地?需要到外面?”
林曉光嘿嘿一笑,拿起火柴,給他點菸:“師傅,您貴姓?”
董師傅有些心疼這煙,想找個地方好好回味一下,不過眼下可不能太丟人,於是撐著把煙點著,擺擺手:“免貴姓董,你叫我董師傅就行。”
深深吸了一口,他又問:“哎,小同志,你叫啥來著?”
林曉光面色不改,說道:“董師傅,其實我本來不想說的,不過您開口問了,我肯定要回答,所以就直說了,我叫沈一舟,老頭子沈之楨。”
旁邊郭紅兵目瞪口呆。
董師傅還在想,這名字平白無奇,倒是聽到沈之楨這三個字,聽起來有點耳熟,再仔細一想,他終於想到了。
頓時,他臉色就有些不好看。
他看著幾人,更懷疑了,眼前這個領頭的家裡是中宣部的,後面這幾個,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子弟,一想到背景如此深厚,他一個供電局的電工惹不起,真有些蛋疼。
想想,他就下定決心。
“哎呀,你們的事,我懶得管,把錢交了就行,四月份電費269,這是電費單子,你們看下。”董師傅索性不管了,用的是公家的電,又不是他家的,只要交錢,愛誰誰去。
一度電5分錢,269塊,等於說整個四月用電用了五千多度電。
三月份用電不到兩千度,一百多塊,四月份用這麼多,讓人暗暗咂舌,工業果然不是誰都能搞起的。
林曉光朝林東霞遞個眼色,後者便拿錢出來。
董師傅看到錢,也不管《青年文摘》一個免費刊物,哪裡有這麼多錢交電費,拿了錢,再仔細數數,二十六張十元大鈔,再加九張一塊的,便主動告辭。
“你們不知道,電費催繳,真是一個苦力活,我拿到這筆電費,也不算白忙活,再見,你們忙!”
“董師傅,辛苦您跑一趟。”林曉光從旁邊拿來一包牡丹,塞到他懷裡。
董師傅見狀笑了,不得不說這群大院子弟,雖然脾氣古怪,但為人處世,還是挺老道的。
“不辛苦,不辛苦,為人民服務。”董師傅拍拍屁股走了。
等他一走,宋清明便準備開工,林曉光沒攔著,讓他們去幹,只是自己回到屋裡,眉頭緊鎖,想著剛才這事。
郭紅兵見他頗為憂慮,便問:“不是已經打發走了嗎?還有啥事?”
林曉光擺開茶杯,又開始泡茶:“國家對個體戶的定義,是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可沒有說咱們這種印刷業,這事啊,將來是個隱患,萬一工商來查,我就算擺出工商局長的名號,也無濟於事。”
他這麼一說,郭紅兵還有些不信:“不至於吧?”
蔣學武沉默不語。
一旁的肖坤,卻若有所思,突然問道:“小光哥,難道印畫片這活,咱們不幹了不成?”
“不幹當然不行。”林曉光往茶壺裡放茶葉,一邊說道:“現在就算咱們不幹,下面一千多號人也不答應,他們都靠著這個吃飯,不幹絕對不行。”
“所以,我想把生產和銷售徹底分開,我們以後只管銷售,生產由別人來。”他想到法子。
後世很多企業就是這麼做的,比如蘋果,他們找代工廠生產手機電腦,自己只負責研發和銷售,諸如富土康之類的代工廠,只拿到產業鏈下游的微薄利潤。
“我們要找人代工。”林曉光下定決心。
郭紅兵接受這個決定,於是又有一個問題,他問道:“那找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