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四大街一路過去,到交道口南大街拐進去。
沈一舟氣喘吁吁,邊騎邊說道:“這邊不少衚衕,前頭的炒豆、板廠、東棉花、北兵馬司,後頭的秦老、前圓恩寺、後圓恩寺、菊兒、壽比衚衕,這還是東邊的,西邊還有這麼多。”
林曉光跟在後面,來回打量。
“我跟你說,你可別小看,這附近方圓一公里的地,你知道有誰住過?”沈一舟賣弄開了。
“呦,那您慢慢說。”
“後圓恩寺衚衕的常凱申行轅,帽兒衚衕的袁世凱故居,皇后婉容的,馮國璋的,僧格林沁的,榮祿的,洪承疇的,多的數不完。”沈一舟如數家珍。
“有意思,您繼續。”林曉光當好捧哏。
“帽兒衚衕那邊,有前清的步兵統領衙門,東棉花衚衕,中戲就在那,忘了跟你說,就常凱申行轅旁邊,茅盾老先生就住這,你要是房子買這,還能跟老先生當鄰居。”沈一舟更得意了。
“呦,嘖,嘖……”林曉光這可驚奇了,還能見到活著的茅盾老先生。
“不過啊,這一片,四合院可不便宜。”沈一舟有些心災樂禍。
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林曉光豁出去了。
“別廢話了,趕緊走。”
“那你跟上。”
沈一舟翻個白眼,三兩下,車子拐進衚衕,七拐八拐,就到了目的地。
“就這?”
“對,就這,趕緊進去,別讓人房東等急了。”沈一舟下了車,直接往裡走。
林曉光看著平白無奇的院門,搖搖頭,之前他說的那樣玄乎,動不動袁世凱常凱申的,還以為門口左邊貔貅右邊饕餮呢。
“走吧,咱瞧瞧!”他和楊藍一塊進去。
這四合院外觀普通到極點,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紅牆綠瓦雕樑畫棟,牆身柱子都褪去顏色,一股歲月的斑駁感撲面而來。
繼續走。
走進院子,這才看到有三戶人家,住這東西北三個大房子,門前堆積著各種雜物,放置的還算井井有序,都有人在,有帶孩子的,有在洗衣服的,好不熱鬧。
“往裡走,裡邊還有。”沈一舟催促他倆。
一聽這話,林曉光頓時意識到了,這是個五進四合院。
原本五進四合院,一進往裡走,是走穿堂,不過眼下這住了人,就把西邊的小廂房給拆了,打成可以走人的巷道。
見此,林曉光也不好說啥。
從文物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暴殄天物,可要是不打通,難道穿堂浪費著不住人?要住了人,裡面的人不能出來,外面的人不能進去,那怎麼辦?
拆小廂房,總比拆穿堂好吧。
從旁邊的巷道進去,之後豁然開朗,果然又是一個三座大屋的大院子,都住著人,也是三戶,挺規整的,院子裡停著腳踏車,放著各種雜物。
再進去,足足一共進了四個巷道,才走到最後一個院子,只住著一家人,也就是房東一家。
不過眼下只有一人,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
老頭看到林曉光二人,一臉錯愕,心說,這不會是買主吧?看著不像。
“大爺,就是他要買您的房子。”沈一舟介紹道。
老頭並不相信:“你當我老眼昏花啊,兩個學生,能有多少錢?”
“大爺,我就一作家,寫了點小說,賺了點錢,您放心,不騙你。”林曉光不得不解釋,說著,從包裡掏出一沓紙幣,一水的大團結,估摸著有一千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