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出名要趁早。
林曉光卻不是想出名,而是想吃肉,是的,有點俗,但就是吃肉。
這年頭,作為居民戶口,一家五口人,工作的只有兩個,分到的口糧也就那點,見到的油水和肉沫少的可憐,大人還好說,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即便老頭子時不時接濟,家裡三張嘴嗷嗷待哺,可仍然不夠分。
眼看弟弟妹妹瘦得跟猴一樣,一個個小蘿蔔頭,還有自己,十五歲才一米六出頭,這到未來鐵定不到一米七,也太矮了。
前幾年比較危險,他啥事都不敢做,但現在,必須要抓住最後的機會,他打算拼了。
重生後,他立下三個小目標,今年考上北大或者清華,未來去國外留學當一名博士,十年之內賺到一個億,第一個小目標正在實現中,第二個目標還早,第三個目標,卻可以及早做準備。
上輩子,他沒做過生意,更不會當官,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也只有教教書這樣子,才能維持得了生活,不過做的最多的,還是讀書看報。
中文書看,英文書也看,武俠小說看,科幻小說看,網路小說也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文學也看。
這一世,重生後記憶力變好,看過的書記憶猶新,他也想走走文人道路,當個文抄公,說不定還能成為一代文豪呢。
寄信之後,他等待著《人民文學》的回信,希望會被採納,一有功夫,就往郵局跑,看有沒有訊息,幾回之後,弄得郵局的人煩不勝煩,看見他來就頭大。
終於有一天,他等到來信,信中寫道:“長安君你好,小說《知青》存在重大問題,不能投稿,抱歉。”
林曉光就呆了:“tf,劉心武老師的《班主任》,就在《人民文學》十一月發表,都是傷痕文學,為什麼我的《知青》不行?也沒說詳細理由,到底是字數多不符合,還是其他原因?”
心灰意冷好幾天後,他終於恢復信心,準備再次動筆,但還是很苦惱。
“如果傷痕文學不行的話,那還能寫啥?青春文學?寫愛情,改開前寫這個,是不是有點小資?科幻小說?好像還沒流行起來,難道只能寫兒童文學,做下一個鄭淵潔?”
林曉光想不出來好法子,不寫吧,閒著也是閒著,寫別的吧,還想不到寫啥。
忽然想到千里之外的香港,便動了心思。
“大不了寫武俠,就當存稿了,我明年到香港明報發!”
天氣越來越冷,轉眼十二月結束,1978新年到來。
現在不比後世,也沒有聖誕節之說,新年前街上冷清清的,新年也沒有多熱鬧,常a縣是一個小縣城,不是大城市,不興過公曆新年,大家都在等著過年,翹首以盼,等臘月初八,等除夕夜,等春節。
學習無疑是一件枯燥無味,乃至痛苦的事情,去年高考複習的那五個月,林曉光度日如年。
而等待則無疑是一種煎熬,從出成績,放榜,通知書到來,這種等待更讓人痛苦。
好在,林曉光還能抄書打發時間。
在此期間,他忐忑不安深感憂慮,深怕有些地方出問題,比如說作文有沒有脫題,有沒有涉政,姓名准考證號有沒有寫錯,有些大題有沒有紕漏,還有填報志願時,三個學校九個專業,會不會選的太熱門,以至於和很多人衝撞。
此外,他平時表現的好不好,省招辦工作人員下來暗訪時,有沒有從學校老師、街道辦工作人員、左鄰右舍的口中,得到一些不好的東西。
等等,很多事情都讓他憂心不已。
新年後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他難得給自己放假,出門溜達一圈,常a縣縣城不大,屁大點地方,林曉光溜達幾分鐘,便到小姑家。
他推開門進去,看見表弟楊傑在做作業,便忍不住一樂。
自從高考恢復後,現在的學生,可不比以前,老師和家長完全放養,現在盯得可緊了,雖然比不上後世那麼大的升學壓力,可面對大學的誘惑,沒有幾個父母頂的住,既然他們沒機會上大學,便只好寄希望於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