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麼?”
君子之風和天子之殤的驚詫和疑問,卻只換來法海淡然一笑。
在別人眼中,佛道儒三大法相的共生,世所罕見,但在法海眼中,這確是必然。
佛門天尊降凡塵,百世輪回作太監,成就了淡定佛法相。
功參造化夢玉蝶,北冥遨遊無盡期,成就了玉蝶法相。
悟徹經綸曠古絕,兩大器靈齊助力,成就了萬世之筆法相。
這三大法相,每一個都得之不易,代表了法海的前世今生,但是對於法海的未來來說,這卻只是三教歸一的第一步。
三大法相之中,佛為本,道為骨,儒為表,如今道儒皆趨大成,唯有作為法海修行根本的佛,尚未修至圓滿,所以,此時的法海尚未擁有踏出第二步的資格。
所以,法海表現的異常淡定,盡管他此時能切身感覺到萬世之筆的強大。
萬世之筆的凝成,遠沒有當年淡定佛和造化玉蝶出現時那般驚天動地,甚至可以說是悄無聲息,但卻並不是說萬世之筆不如佛陀法相,不如造化玉蝶,因為這只是儒家隱忍中庸思想的體現,在儒家看來,至聖如常,只有低調才是最大的高調。
在萬世之筆凝成的一瞬,法海就已明悟此筆之來歷。
萬世之筆,是當年儒門至聖孔子曾握過的筆。
孔子是誰?諸天萬界,人教之主,至聖先師,八十一歲合身天道,成為三大至尊聖人之一。
三大至尊聖人是誰?盤古算不上,他只是機緣巧合滅絕了龍之時代。開創了洪荒。
三大至尊聖人則是合身天道、化身天綱,成就諸天萬界最根本運轉法則者,可以說他們是諸天萬界法則之源。
世界無秩。導致眾族大戰、洪荒破碎,道祖鴻鈞有感。合身天道,定下神之法則,以神之卷——《封神榜》為世界選出三百六十五個管理者,建立了最基本的秩序。
神之卷《封神榜》就是神之法則的體現,簡單說,讓誰成神,誰就是神。
眾生擁有了管理者,再無滅世大戰。眾族不斷繁衍,生靈變得越來越多,世界資源有限、難堪重負,於是點亮一方世界的佛祖西來有感,合身天道,定下鬼之法則,以鬼之卷《生死薄》為眾生定下了生死,建立了最基本的輪回。
鬼之卷《生死薄》就是鬼之法則的體現,簡單說,讓誰成鬼。誰就是鬼。
眾生有了管理者,生靈能夠輪回往生,世界再次正常運轉。但是滿世界都是前世小說中那種只知道殺人奪寶、損人利己的極端自私者,力量就是一切,甚至有“聖人之下皆為螻蟻”之說,於是,生於人族、起於微末、周遊諸天萬界的孔子有感,合身天道,定下了人之法則,以人之卷《春秋》為眾生定下了善惡,建立了最基本的平衡。
人之卷《春秋》就是人之法則的體現。簡單說,讓誰成人。誰就是人。
諸天萬界,不死不滅的聖人代表最強的力量。聖人視凡人如螻蟻,可以為所欲為,而無論聖人行善行惡,凡人在聖人面前都毫無反抗之力,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也是這個世界不平衡的體現。
而《春秋》就是為了制衡這種現象而存在的,一旦聖人惡行被記入《春秋》,屆時,聖人亦是凡人,而掌握《春秋》者,則化身審判者,定善惡,行天道,判聖人,佑眾生。
簡而言之,誰掌握了《春秋》,誰就是聖人終結者,就能令諸天眾聖忌憚。
而要將聖人惡行記入《春秋》,則需萬世之筆。
萬世之筆,乃是儒門至高聖器,最強的言靈,代表著悠悠天下之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法海所悟至聖真諦乃“時、勢、運”,而《春秋》為史,萬世之筆即為史筆,史筆如刀,能斬時、斬勢、斬運。
斬時,聖人萬古長存,那就斬你的壽元,讓你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