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是過了一時一瞬,又彷彿是歷經了萬世萬年。
不知究竟過了多久,當法海回過神來,發現自己依舊佇立於草廬之外,草廬還是那間草廬,庭院也還是那處庭院,不過,卻彷彿又有了一些不同。
正失神之際,草廬中人影一閃,太藏生推開竹門走了出來,此時的太藏生眉宇間已經變得一片慈眉善目。
“你已在開卷有益中,參悟萬世經綸三日三夜,可有所得?”
“三天三夜嗎?”法海一愣神,思忖良久,方尷尬的答道,“學生魯鈍,沒有什麼過目不忘之能,這三天三夜來雖然在那蒼穹之中感受到無數至理,但卻如同過眼雲煙一般,已然盡數忘卻,思來想去,也只能記得寥寥三字而已。”
太藏生聞言,身形猛然一陣,一雙小眼瞪的溜圓,看向法海的目光就如同看洪荒猛獸一般,充滿了不可思議,顫聲問道,
“哪三個字?!”
“嗯,一個是時,一個是勢,一個是……運……”
法海對太藏生的表情實在有些不理解,那萬世經綸中蘊含著繁星一般的天地至理,自己卻只悟出區區三個字,雖覺得有所收獲,但又有什麼值得震驚的?更何況,連自己想得到的天地浩然之氣的影子都沒看到。
“至聖真諦,浩然之意!”太藏生謂然一嘆,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萬世經綸,開卷有益,但也僅僅是開卷時才有益,多看無益。老夫守護了這萬世經綸七千年,一直期望儒門再出一位中興之才,沒想到到頭來,卻為佛門做了嫁衣……”
“前輩……”法海見狀,頓覺一陣莫名其妙。
“娃娃,不必再問。你只需知道,這三個字足以令你受益終身就行了。”太藏生說罷,又搖搖頭,轉身一步步走回了草廬,背影說不出的寂寥。
“浩然之意是儒門立身之根本。儒家大道盡出於此。什麼時候。你連這三個字都忘記了,就帶著《春秋》來這裡找老朽吧,那時老朽若還身在此界,必會為你答疑解惑。並再助你一臂之力……去吧!”
“前輩,學生怎麼才能把這三個字都忘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前輩,學生要去哪裡找尋真正的《春秋》?”
“始皇陵寢!”
“啊?”
……
帶著一頭霧水出了稷下書院,法海飛向了京城德王府。
一路無事的回到德王府,應付了德王父子幾句。法海就閉戶不出,體悟研究起自萬世經綸中所得這三個字來。
至聖真諦?!這四個字實在是太嚇人了。
法海清楚,所謂至聖,說的就是孔子,他被尊為至聖先師,主要有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