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他在冬奧會上釋出了多麼可恨的言論,但是不得不承認,至少在大寒冥國這一畝三分地上,任何人想要動他,都得需要考量考量。
憑什麼,憑的不就是他那牛逼到一定程度的名聲。要是一個明星主持人,只領著死工資,對待每個人都一致,不搞偏幫和霸凌,每月拿出一部分工資去捐款,工作二十年才買到一套房子,身上沒有任何代言或者廣告,扒開他的經歷看不到一絲一毫的醜聞,這種人誰敢動他?
就算是所謂的權貴財閥,想要動這種人都需要考慮一下利弊吧,哪怕是無辜抹黑,也得考慮自己與這種人在民眾心裡的份量孰高孰低吧?
甚至不用看這種人,就連前世某港星掛個名頭,一座自己的幾萬塊錢帶著官方的幾十萬蓋起的學校,也不是讓他有了莫大的名聲嗎?
就連其眾多不清楚的問題都被掩蓋了,幾十年來不斷產出爛片依舊讓觀眾趨之若鶩,要是國內有劉在石那種人,也只能稱之為當世聖人了吧?
所以,哪怕是受一時的委屈,張浩也不會輕易搬家或者是換車,這點定力他還是有的,甚至於他還準備找機會將自己這輛車捐出去,換一輛國產品牌。
真正的強大,只有是自己的強大。否則一身破綻,即便是到了高出,也能被人給拽下來。
況且,張浩本身也不是什麼商業奇才,所謂時代的浪口也是逐漸過去,他也沒什麼插一腳的機會。
誠然,只要張浩繼續保持,總會有足夠的本金參加資本的遊戲,但是張浩本人有一種小小的道德潔癖,他不願意去收割那些人的韭菜,也不願意去參加所謂的資本遊戲。
否則網友又不是真的眼瞎,那些普通人會看不出來嗎?
所以,與其在這種金錢和利益上,做一個不上不下的人,還不如給自己打造一個牢不可破的金身,這是張浩最好的道路。
憑藉著文化影響力和這種無懈可擊的個人形象,張浩終究會成為這個娛樂圈真的強大的人。
畢竟,不是什麼,都是能用所謂的權利和金錢買來的。
他嘆了口氣,拿起手機。
“喂,李姐,嗯,可以給我找一個管理個人財務的人嗎?”
“你要整理一下資產嗎?”李慧君有些發愣:“行,我會幫你找一個公司的財務。”
“不要公司的財務!”張浩皺著眉頭說道:“是給我個人的,你弄一個招聘會吧。”
“條件是什麼?”李慧君細問道:“是幫你投資還是說需要幹一些別的事情。”
“條件嗎?”張浩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道德底線高一點的。”
“啊?”李慧君一愣:“道德底線?”
“你確定?”李慧君生氣的喊道:“搞金融的有個屁的道德底線啊!”
“話不用說那麼滿。”張浩嘆了口氣:“總會有一些人的。”
喜歡歌手,從說唱開始請大家收藏:()歌手,從說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