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這東西,其實還是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的。
雖說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很多草根歌手崛起,但是真正的主流,還是以前那一批人。
學院派是主流的核心,從音協到機關都有他們的人,通俗和流行樂依附於他們,搖滾自成一圈。
至於民謠……,沒人在乎民謠是幹嘛的,每年火上個一兩首歌,其他時候不聲不響是民謠的常態。
而說唱,就是典型的不入流。
哪怕聽眾不少,但是依然會被大眾所批判,一方面是說唱的門檻過低,而且內容直白,讓很多人有一種優越感,哪怕不瞭解也可以對此批判,另一方面就是就是,搞說唱這群人,沒有一個是有話語權的。
主流音樂圈把控了話語權,流行樂裡除了少數天才之外,多數還是學院派,搖滾則基本上都是大院弟子,天然的上層人物,這幫人壟斷者整個音樂圈的話語權。
民謠都是一幫不關心別人,只關心自己的文青,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而說唱,大多數都是底層,本身就是為了一點話語權才搞的說唱,和最頂層那批人比起來更是沒半點優勢。
國外說唱能夠發展的紅紅火火,是有zz正確在為他們背書,而國內說唱,那就是真的是徹徹底底的底層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張浩其實和他這幫兄弟們,不是一掛的。
張浩拜蘭明溪為師,其實就已經是學院派的一份子了,像寧致遠,人直接在出名以後就簽在了國內一個著名的搖滾音樂廠牌下,人家也有自己的圈子。
但是張浩又很糾結,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渴望逃離自己所處的階級,但是內心又一直認為自己應該這個階級的人做點什麼。
他搞主流,寫音樂,但是始終不放棄說唱,也是這個原因。
他心裡是有一種使命感的,自己應該或多或少讓說唱,發出自己的聲音。
在以後,有一部分人可能沒什麼錢,也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仍然能寫出一首歌來唱出來:“午餐階級萬歲”這樣的歌曲。
所以,當老韓他們聽張浩說,要搞他們自己的江湖流的時候,心裡其實有一股熱血湧動。
他們說唱,雖然有中國風,但是本質上,還是用本土元素做的說唱音樂,他們的核心,雖然有自己的那種風格,但是這種本土風格是夾雜著國外的文化核心的。
這是第一次有人告訴他們,中文說唱,其實也有自己的風格。
老仙聽的熱血沸騰,起身說道:“算我一個,我給你們做後期!”
“我們也可以唱!”大胖忍不住說道。
張浩點了點頭,說道:“那麼,大家都好好琢磨琢磨吧,我們爭取儘快把這首歌弄出來。”
眾人點了點頭,都有些激動。張浩提醒道:“還是得儘快,距離節目開始只有三週時間了,我們至少得流出兩週來準備。”
“沒問題!”老韓一口咬定:“一週時間夠用了。”
“你寫的詞最好精煉一點。”石頭忍不住提醒道。
韓哲宇什麼都好,詞寫的其實也很不錯,但是就一個字,寫的太多。
他的詞整體很不錯,但是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很容易讓人忽視具體的內容,而且一旦punchine不夠炸裂,就很容易讓人忘記他唱的內容。
對注重內容,用內容來聽懂聽感的歌手來說,詞的質量是很重要的,用ordpay和punchine來調動聽眾的情緒,讓他們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