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電影中,轉輪王透過解刨羅摩遺體來觀察內力執行的痕跡,以此反推羅摩內功的奧秘,但是要使用這樣的方法,非得本身具有高深的武功修為不可,而且最終是否有所缺漏,那也是很難說的。
還好的是葉陌畢竟有“正版秘籍”在手,因此對於羅摩內功的執行之道和修行中的注意事項,他還是心中有數的。
葉陌再次內視己身,本來在他的內視視野當中,也只有人體的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系統,但是隨著他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血管和經脈的一些交結之處,漸漸的他看到了更多的xue位。
而當整個內功所需要搬運的xue位都讓他找到之後,他就正式開始了羅摩內功的修行。
如果葉陌此時沒有任何的內力基礎,而只是擁有著羅摩內功的秘籍,在現實中葉陌不能肯定自己一定能夠學會。甚至於在葉陌的潛意識裡,他本能的認為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他一定無法修習成功。
他現在能夠身懷傳說中的內力,主要還是異能具現所得。
這也是葉陌在劍雨世界裡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參差劍法上的原因所在,因為他知道,當羅摩遺體全部現世,讓他有機會得到的時候,整個劇情就已經接近了尾聲,那時候如果沒有找到學會羅摩內功的方法,或者沒能及時學會,那他的劍雨世界之旅將基本上是在做無用功了。
而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葉陌的體內已經出現了內力執行的基礎環境,甚至於他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內力基礎,此時他又已經找到了所有的所需xue位,那麼還等什麼呢?
葉陌小心搬運起參差劍內功,沿著羅摩內功的線路一路開拓起來。
神封、靈虛、命府、氣海、下三椎……
這些內力執行順序由於不是人體的主要經脈所在,因此各xue位之間的經脈通路極其微小,導致葉陌進行得十分困難,還好的是他畢竟精神力強大,對於內力的控制不成問題,在花費了不短的時間之後,他還是順利的進行了一個完整週天的執行,而在此之後,隨著葉陌不斷將參差劍內力納入這個迴圈,他體內的內力就慢慢的被轉化為羅摩內功了。
這個轉化的過程在葉陌的感應之中存在著不小的消耗,還好羅摩內功畢竟屬於佛門功夫,主要還是走的中正平和的路子,內力執行並不激進極端,因此葉陌倒也不是很擔心走火入魔的問題,葉陌又在劍雨世界中就此專門請教過見痴老和尚,對於其中的注意事項爛熟於心,這才保證了整個轉化過程的順利完成。
當葉陌的最後一絲參差劍內力也消耗殆盡的時候,他的主要內功修法,就變成了傳說中能夠再生造化,生殘補缺的——羅摩內功!
對於羅摩內功能不能真的生殘補缺,葉陌倒是不敢肯定,在劍雨世界中這也只是個未經證實的傳說,而當葉陌就此問題問起見痴老和尚的時候,他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起了練習這個內功還需要高深的佛學修為配合。也不知道他指的是有了高深的佛學修為,就可以生殘補缺,還是純粹只是轉移話題,不過葉陌是完全沒有興趣自殘一下做實際嘗試的。
至於所謂的佛學修為,葉陌卻是不很在意,因為在他看來,內力執行就是內力執行,只要注意事項沒錯,線路沒錯,那麼內功本身就應當不會有什麼問題。
至於與心性配合的問題,葉陌覺得,主要可能是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
首先,內力畢竟來源於人體精氣神三寶之間的轉化,因此與練習者的精神是有著緊密的關系的,而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又不盡相同,因此不同人所練出的內力自有其氣質。
而另一方面,內力執行於不同的xue位經脈,必然會對相應的xue位經脈形成刺激,進而影響肉體,而肉體的變化也必將透過內分泌等形式,對人的精神産生影響,比如傳說中練習某些霸道的內功會讓人的性格也漸漸暴躁,而平和的內功則有助於清心寡慾等等。
而當這兩者互相作用,內力的“氣質”與所執行的xue道線路有所沖突的時候,也許就是走火入魔的來源了,要嘛真氣走岔,要嘛精神受到沖突影響。
而當兩者比較搭配,沒有沖突甚至存在互相促進的時候,也許就會更有利於相應內功的修習了。
葉陌也不能肯定自己的這些分析是否正確,也許這其間還有更多的因素在産生著作用呢?
但是他自認心性還是比較平和的,就算達不到佛教徒的程度,應該也不至於走火入魔才是,最嚴重的可能在葉陌看來也就是修行進度緩慢罷了,而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再去研究佛學典籍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