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一月二十日,星期六,農歷臘月二十一。
今天對馬家是個值得紀唸的日子,因為離家二百零五天的一家之主終於在午飯前回到家裡。
正在單位上班的張霞得到訊息後,特意跑到副食品商店買了半斤豬肉。張霞把肉給一向吃小灶的丈夫留起來一半,剩下的切成一大一小兩塊,大塊的給丈夫炒了個蔥爆肉,小塊的炒了一棵大白菜,準備讓長年見不到葷腥的孩子們也跟著解解饞。
午飯後,全家都圍坐在馬驊身邊。
馬驊盤著腿坐在炕頭剔牙,張霞坐在炕沿上感慨萬千地對丈夫訴說這段時間家中各方面的情況。
馬玉潔發現爸爸多了許多白發,心一酸眼淚就下來了,她連忙轉身裝作在找什麼東西悄悄抹去淚水。
馬經夫見父親杯裡的水不多了趕緊起身倒水。
馬經天則目不轉睛地盯著爸爸,生怕老人家會像半年前那樣突然消失了。
馬驊先看了看不到一年的時間又長高了許多的大兒子,然後轉向妻子問道:“張霞,小夫這一陣子惹沒惹什麼禍?”
“倒——沒惹什麼大事兒,也——不太和別人打仗了。這不,學校停課沒事兒幹一天起早貪黑地練什麼武功。哼,讓我說都是受你那些老書的影響。”說到這兒張霞意味深長地瞟了大兒子一眼。
母親有意識的拖腔,把馬經夫緊張得夠戧。好在剛回到家裡的馬驊似乎沒聽出妻子的弦外之音,張霞看到大兒子乞求的目光心有不甘地打住話頭。
馬驊先啜了口茶水,爾後十分和藹地對馬經夫說:“說起來練武倒也沒什麼不好,最起碼還能強身健體,不過抽時間還得看看文化課。古人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個道理是永遠也不會變的,你要是不好好念書長大後充其量只能是個受人隨意擺布的莽夫。”
“是,我記住了。爸,總也撈不著下象棋手癢了沒,咱爺兒倆殺幾盤唄?”越來越老練的馬經夫不著痕跡地岔開話題。
馬驊見大兒子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也就點了點頭。
馬經夫和父親坐在炕桌邊上下象棋,爺兒倆邊下棋邊閑聊。馬經夫隨便走了一步後抬頭看著父親說道:“爸,這段時間我鄒叔來咱家送過好幾次東西呢!”
“你鄒叔對朋友一向如此。”
馬經夫用充滿敬佩的口吻說:“是,我發現咱家一有什麼困難,我鄒叔就會沖上來,透過你跟我鄒叔的交往,我才知道什麼是江湖義氣。”
“有句話不是說‘患難見真情’嘛!小夫,長大後你要向你鄒叔那樣,做個能幫助親友排憂解難的人。你一定記住‘受人滴水之恩,當思湧泉相報’這句話。做人要把別人的恩惠牢記在心,等有能力回報時要加倍報答。”
“爸,您老的話我都記住了。”
“還有,一旦自己對別人有點兒幫助,事後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去想你為對方做過什麼,只有這樣朋友才會越處越厚。另外,朋友之間相處不要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不用說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完全合拍,有時人跟自己還過不去呢,難道因為牙齒在無意中咬了腮幫子還能把牙掰下去不成?”
“爸,我懂了。對了,見義勇為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什麼區別嗎?爸,我怎麼覺得意思差不多呢?”
“當然有區別。見義勇為指的是見到正義的事兒一定要勇敢地去做,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則是說遇到不平的事兒要拔出刀來幫助受欺壓的一方。”
說到這兒馬驊把自己的第二個炮放在第一枚炮後,“重炮。大兒子,你又輸了。你看咱倆還下嗎?”說罷馬驊不無得意地看著兒子。
“下,這盤我一定贏。”馬經夫不服氣的勁兒上來了,爺兒倆繼續對弈。
經過這場磨難爸爸變了,過去爸爸對外人是有求必應,對家人則冷冷落落的,尤其對我更是非打即罵,總是什麼“棍頭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讓人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說不上哪時稍不留意做錯點啥事兒就揍你一頓。爸爸這次回來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一家人要是能夠總這樣生活在一起該有多好哇!一時間,馬經夫想得有些走神了。
“將!大兒子,這回該徹底服輸了吧!”馬驊露出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