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呢?”於衛問旁邊的防化科長。
“去去也好,軍民共建挺好的!”防化科長回答。
“既然你們這麼說,那我們就走!”於衛爽快地回答。
驅車前去十幾公裡左右,看見一處牧民家,是土塊壘砌的房屋,外表看很是簡陋,門外一圈用紅柳杆圍起的籬笆牆有齊腰高,院內一頭黑白色的奶牛在嚼食著幹草。
一條又大又壯黑狗,見到我們靠近,狂吠起來,引來了房屋的主人出來,主人是個年輕的女人,頭上戴著民族特有的花帽,身上裹著羊皮大衣。
見到有客人來,她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深邃的大眼睛看上去十分的美麗,歐羅巴人種,這個高原上的民族。
由於語言不通,在通訊科長比劃了好半天之後,年輕女人明白了我們的來意,讓進了房屋。
進了房屋,就見到一張碩大的土炕佔據了房間的一半,土炕上鋪著地毯,地毯上坐著一位老婦,懷裡抱著一位小孩,見我們進門微笑著彎了彎身軀表示歡迎。
房中還有一位小孩,大概兩歲多的樣子,在地下亂跑,看樣子剛會走路不久,被進門的女人喊了一嗓子後,睜著大眼看著這幾個穿著軍裝的人。
當幾個人被讓到炕沿落座,於衛觀察了房間的擺設,房間內幾乎沒有傢俱,唯一一個看起來很破舊的桌子上擺著一個18寸的電視機,電視機顯得也很舊。在還有看上去比較新的就是於衛面前的一臺鐵爐子。
爐子燒的很旺,上面坐著的燒水壺,冒著白煙,顯然是要開鍋的樣子,不一會就“噓噓”地叫了起來。
氣味也飄了出來,一股子茯茶的香味,年輕女人給每人盛上一碗,冒著熱氣的茯茶水。
三個人都客氣地接過了碗,放在了炕邊,等著涼一些再喝。
通訊科長則滔滔不絕地同女人聊著,似懂非懂的交談,於衛則是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好在通訊科長聊上一會兒,就給於衛解釋,說什麼她家男人和公公都在外放牧,最近也該返場歸來了。
家裡只有她和婆婆和兩個孩子,婆婆腿不好,走路不便,孩子一個兩歲多,一個才三個月。
通訊科長由於長時間在少數民族地區,和當地的各民族都有交流,久而久之便會了他們的語言,能簡單地進行交流,有時候也需要猜。
於衛倒是在這方面很佩服他。
家裡看起來很窮的樣子,這讓於衛一時産生了憐憫之心,在坐了有40多分鐘後,當他們準備離開之時,於衛小聲對通訊科長說:“我們也沒有帶什麼東西,要不我們給點錢,算是給兩個小孩的!”
“那行!”通訊科長說。
然後又問了防化科長,也表示同意,三個人套了自己的口袋,於衛掏了僅帶得200元,通訊科長只有100元,防化科長也有200元,湊了500元錢給了這位少婦。
少婦先開始死活都不肯收,後來通訊科長就勸導她說:“我們部隊在這裡施工,給你們帶來了不便,我們軍民是一家,我知道你們邊防牧民,除了放牧之外,還堅守著邊防,這次來就是看看你們,表示我們的謝意,這些錢算是給你們小孩買些東西吧!”
當然,通訊科長這些話是用她們的語言說的,於衛雖聽不明白但也看出了十有七八。
當他們告別從牧民家出來,通訊科長又給他兩人解釋了剛才勸導民族少婦的一番話。
“算是我們軍民共建的一部分吧!啊!科長工程完工後你也應該把這段也寫到你們的彙報裡吧?”通訊科長對防化科長說到。
“那是當然,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嘛!”防化科長這時到有些默契,不像先前那樣老和通訊科長抬槓。
他們出來後,向前趕了十幾公裡,中途觀看了第二組掛纜的情況,已經前進了5公裡多,看來進度按計劃進行。
於衛不忘囑咐他們,主意施工質量,線纜一定要捋順了掛,不要掛上去歪歪扭扭的。
之後又向前進,到了第三組的掛纜的區域,也前進了近5公裡,雖然進度比起第二組慢些,不過他們完成的質量要好於第二組,於衛相當滿意。
第一組,第三組,有於衛單位的兩位技術人員跟著,所以質量要好得多。第二組就稍差些,不過可以修正,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看著三個組都按計劃進行,於衛心裡踏實很多,按照目前得進度,明天就一定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