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倦花飛 > 三 去了姑姑家

三 去了姑姑家 (第1/5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都市之大天王 這個地球我罩的 若這甜蜜外殼註定由你剝落 臥槽,怎麼是你 就喜歡你寵我的樣子gl 我可能有一個假童年[綜] [黑子的籃球火黑]光與夢飛行 神奇三國 七年之養 我寫過的虐文主角都來找我了 生存進度條[穿書] 宋時幫閑 西岐二公子 鄉野超品小商人 暮春雨夜 鳳凰於飛 身有隱疾 花瓶人設說崩就崩[星際] 曾經有個男盆友 重生後他成了我老公

正巧在這時,於忠誠夫婦做通了於衛的工作,去渭南姑姑家。於忠誠夫婦決定讓於紅帶著於衛回老家去。

一是於紅已經畢業,將成為一名解放軍軍官,到單位報到之前還有十幾天的假;

二是女兒算是立業了,回老家看看見見世面挺好,以後回去的機會就少了,作為對女兒的一次獎勵吧!

三是有於紅畢竟長大成人,有她帶著於衛,夫婦倆還是很放心的。

下午登上了邊城開往西安的火車,於衛在火車開動的一刻,非常激動地左顧右盼,甚至忘了和送別的父母揮手告別,還是姐姐於紅提醒了他,趕緊到車窗邊與父母揮手。

列車徐徐前行,邊城漸漸遠去,於衛感到自己的心靈隨綠色的信使放飛了!是多麼的舒暢啊!壓抑的心情釋放了。

於衛放聲歌唱,《遲到》《小秘密》《外婆的澎湖灣》《兩只黃鸝》《小兒郎》《雨中即景》等歌曲隨口而出,車廂裡發出朗朗笑聲,隨即又安靜下來,人們並沒有指責他,仔細的聆聽,而是希望他唱下去,一首接一首的唱下去。每當一首歌曲唱完,掌聲四溢,旅客們鼓動著於衛繼續唱下去。

這個時代對人們文化的饑渴,臺灣校園歌曲的流行,使得人們如甘露之泉般滋潤著磬入心肺,那麼的羞澀甜蜜;那麼的美妙動聽;那麼的觸動心靈!歌唱吧!唱出你的憂鬱,唱出你的歡樂,唱出你的希望,唱出美好的未來吧!

於衛一首接一首,一遍接一遍地唱著,不知疲憊,他的歌聲吸引了鄰車廂的乘務人員,車廂過道道被擠得滿滿當當,人們樂此不彼,聽得很投入。於衛的嗓子沙啞了,隨著掌聲!叫好聲!蓋過了歌聲,於衛終於得到了喘氣的機會。

於衛心裡滿足極了,沒想到自己用磚頭機平常學的流行歌,這麼受歡迎?年輕志氣的他,要不是唱的嗓子疼,還會接著唱下去。

他和姐姐在列車上幫助列車員打水掃地,做好人好事,與旅客聊天,似乎忘了在邊城的一切,無憂無慮的沉浸在無比的幸福當中。

列車走走停停,人流時疏時密。他倆是硬座票,人多的時候在座位底下鋪上報紙睡覺,人少的時候躺在座椅上睡覺,絲毫沒有覺得不舒服。經過兩個白天三個夜晚,第四天的十二點左右到達了西安。

八月的西安,比起邊城來炎熱又潮濕,他倆完全沒有不適應。因為還要轉乘火車,買上了西安開往延安的火車,到永樂站下車。由於還有幾個小時,他倆將行李寄存在火車站,乘上公交車進了西安城。

正值星期天,城裡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各個商場人流攢動,擠得人汗流浹背,商場的風扇全開著拼命地吹也無濟於事。於紅先不把於衛放在n市姑姑那,而是回老家看看,順便買點東西給親戚帶回去。

於紅知道自己小時候在舅舅家長了幾年,而於衛也在姨媽家住了幾年,都是上小學前回的邊城,對自己媽媽的孃家人感情很深,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下午的列車晃晃悠悠開得很慢,三十公裡的路程用了兩個多小時,把歸心似箭的姐弟倆折磨壞了,猶如過了一年似的漫長,當列車到了永樂店的時候,夕陽西下、天色已晚。

好在舅舅嚴忠帶著他的兩個孩子,嚴琳和嚴瑞在車站接他們,要不然他們是不知道路的。那時打電話非常不方便,嚴翠玲發了電報,嚴忠算好日子一天前就來車站等他們,西安過永樂的列車早晚各一趟,等到第四趟才接上於紅姐弟倆。

一路上於衛問這問那,旁邊的嚴瑞一直回答:“知不得!”於衛就怎麼搞不懂“知不得!”什麼意思,後來舅舅解釋道:“知不得,就是不知道!”於衛這才明白,而嚴瑞鄉音說的話自己也聽得似懂非懂,不是很明白。

十年未回老家,回來後感到和自己映像中的畫面完全不一樣,嚴琳已長成大姑娘,嚴瑞也和自己差不多高了。

等回到家舅母已經做好了熱騰騰湯面片,於衛吃了好大一碗,老家的碗本身就很大被稱作老碗,於衛從小到大也沒吃過這麼多,感到非常的好吃,在邊城吃的再好的東西都不如這碗素湯面片。

這是舅母用老家精心磨製的小麥面,經過攪和、揉搓,用擀麵杖擀成撥片,再用刀切成菱形的面片,下到沸水的鍋裡,然後放進扁豆、茄子丁、西紅柿丁、豆腐丁、蒜蓉,出鍋的時候放入適量鹽、蔥花和韭菜段,那就是香噴噴的面旗子湯飯。

“好吃!好吃!”於衛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可在農村長大的燕林、嚴瑞來說理解不了,連舅舅也認為於衛言過其實,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好吃。

他們可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在城裡的飲食與鄉下的結構是不一樣的,於衛十年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飯,吃食堂是經常性的,嚴翠玲是婦科大夫,由於工作繁忙,她的廚藝很一般,能吃到嘴裡就行了,只講數量不講質量。

所以剛才的飯一入口,於衛就覺得濃香無比,暢快極了!就有於衛發自內心的誇贊。

農村的改革是先行的,家家戶戶都包産到戶,除了種糧有的家庭還種了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於衛在學齡前呆過的馬家,現在就已經種植經濟作物了,馬家的自留地裡種滿了西紅柿、黃瓜,這些蔬菜每天採摘,永樂的菜大都被運往xa市,滿足城裡的菜籃子。

回來第一次見到姨媽,於衛感到非常親切,立刻擁抱了在童年時當作媽媽的慈祥的老人,見了她十分的快樂。

全民已長大成人,幫著父親料理農活。見到全民,他還是像小時候那樣憨憨的笑容,只是年紀輕輕的他,抬頭紋很多,可能是小時候夜晚抬頭看著天上的星星追著跑的緣故吧!

於紅、於衛留在馬家住了幾天,全民也帶著於衛下地,邊幹活邊詳細地給於衛講了許多的農業知識,莊稼、蔬菜的成長過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於衛都用心記了下來。

在馬家呆了幾天,於衛在於紅和舅舅的護送下來到渭南,這次行程的目的地。姑姑一家熱情地招待舅舅他們吃了頓飯。稍做休息後,舅舅和於紅就要趕回永樂店,過兩天於紅也要返回邊城到單位報到上班。

當於紅作別時,於衛心裡有些依依不捨,可行動並沒有表現出來,送到樓下僵硬地站在那裡告別,只有眼神中流落出不捨。於紅說了些安慰和鼓勵的話,於衛只是輕輕地點頭。

隨著舅舅和於紅遠去的背影,於衛自己的孤獨感油然而生,默默地跟在姑姑身後,回到姑姑的家裡。

姑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叫馮南比於衛大五歲,這年剛剛大學畢業。女兒叫馮北比於衛小三歲,開學上初一。

第一次見到馮南,於衛感到這個表哥和邊城自己家牆上掛著父親年輕時的照片長得極像,看上去英俊剛毅,親切感油然而生。只是個頭低了些,外甥像舅說得一點沒錯。

姑父馮存在渭南機械廠勞資科當科長。他是五十年代大學生,工民建專業,在機械廠可是個大能人。

於衛到渭南正值暑假期間,馮南剛好大學畢業分配到渭南印機廠,一有時間就帶著於衛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渭南城市不大,機械廠家屬院處於火車站附近的城鄉接合部。到體育場的距離大約在兩公裡左右。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