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的精銳騎兵,沖破蒙古八旗的阻攔,便幾乎喪失了速度,很快同滿洲八旗戰在一起。
兩支大軍就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廝殺,就像兩條大蛇,從不同的方向,鑽入了一根掏空的竹竿內。
兩條蛇,拼命的前突,奈何竹竿太細,兩條蛇擠在一起,最後誰也突不過去。
山道內,十多萬人擠著廝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秘密麻麻的都是人影。
一名蒙古騎兵,揮舞著彎刀,將一名清軍劈落下馬,旁邊一名漢軍牛錄,立刻一銃砸來,鮮血從蒙古人的粘帽下流出來,糊了一臉,蒙古兵搖晃幾下,便一頭栽倒下來。
傷亡最大的還是兩軍的前鋒,沖殺再前的騎士,都染成了血人,漢軍兩個旗已經減員近三成。
此時線國安和班志富兩將已經陷入了蒙古人的海洋中,他回頭看去,身後的旗丁不斷減少。
蒙古人也不好過,他們遇上了強勁的對手,眼下已折損五千有餘。
遊牧民族的勇士,可以說是天生的戰士,可是清軍這些年,不停的交戰,士卒經過戰場的洗禮,也都是精銳之兵,比蒙古人差不了多少。
雙方都是精銳,可蒙古兵遠遠多於清軍,本來蒙古人應該佔據優勢,但清軍在衣甲和兵器方面的優勢,卻似乎抵消了蒙古人的人數優勢。
清軍士卒都批棉甲,有的甚至是雙甲,而蒙古人多半就是一件襖子,連皮夾都不多,能穿鐵甲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大汗的親衛,才有得穿。
歷史上,遼、金、西夏、還有元,之所以難以對付,就是因為,他們從部落進化成了國家。
部落生産力低下,不能自己冶鐵,連鐵鍋都要從中原獲得,部民缺少衣甲,箭頭甚至用骨頭來做,只要中原王朝想打,基本能將他們擊敗。
進化成國家的則不一樣,他們能自己冶煉,能自己打造鐵甲兵器。
冷兵器時代,相對而言,遊牧本就比農民更適合作戰,現在他們又有了漢族一樣的鐵甲,一樣的兵器,自然便難以對付了。
幸運的是,剛剛成立的準格爾蒙古汗國,還是以部落的方式存在。
戰鬥已經持續大半天,道路上積滿了殘肢和鮮血。
此時雙方的騎兵,都有些疲憊不堪,幾乎每一個人都粗重地喘息著。
代善駐立在山坡上,看著蜿蜒的道路上,兩軍廝殺,蒙古的前鋒被滿洲八旗攔了下來,雙方進行慘烈的廝殺。
清國這些年,國勢不行,迫使許多原本養尊處優的二代、三代,不得不奔赴危險的戰場。
常阿岱身上已有七處創傷,他的戰馬被蒙古人射死,摔在地上的他,翻身躲過蒙古人的踐踏,立刻又爬上一匹無主的戰馬再戰。
瓦克達被流矢射中面門,箭矢正中臉頰,他拔出箭矢,血流滿面,仍舊揮刀力戰。
滿將朱馬喇一槍刺中一名百夫長的胸膛,將他的屍體高高挑起,一下拋飛,又將一名蒙古士卒砸下戰馬,然而正在這時一箭卻忽然襲來,正中他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