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崇禎十七年秋 > 第636章 關西風雲

第636章 關西風雲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極品逍遙高手 奮鬥在晚明 都市位面聊天群 城邦崛起 配不配(忠犬受) 我亦飄零久 你的大師兄 你的雪人能活多久 軍旅舊事 農夫與蛇 冰山元帥逼我裝A 同居後標記了Omega情敵 聽說她還在等我入戲 聽說我很不受寵 和退婚流龍傲天私奔後 迴天 在格陵蘭島茍到世界終結 彎裝直後白月光來倒追我 她比直女還肆無忌憚 奧特:抓到一隻賽兔子

十月間,發生在滿清內部的這場內鬥,在滿清太後布木布泰與和事佬代善的力挽狂瀾下,劍拔弩張的多爾袞同豪格,最終偃旗息鼓,避免了繼續流血沖突,至少在表面上安定下來。

十月底,豪格拔營西去,可以寓見,自此西北雖然名義上還接受大清領導,但事實上已經處於獨立的狀態。

在豪格走後不久,鬆了一口氣的代善亦領兵返回關外,他雖然沒與多爾袞徹底鬧翻,但只要多爾袞活著一天,代善也不可能進京了。

北京城下,滿清避免了一場同族大戰,內部矛盾被暫時壓制,但強大的滿清自此也分成幾塊。

豪格回到西安,立刻派唐通把守潼關,斷絕川陝與北京的官方往來,然後立刻宣佈將西安改稱長安,自立之心昭然若揭。

同時豪格開始修繕被李自成燒毀的原大明秦王府,又傳檄川陝各地,宣佈節制川陝。

清廷川陝總督孟喬芳很快被豪格召回長安,並解掉他的兵權,但不久又任命其為行轅大學士,於長安組閣搭建中樞班子,開科舉、武舉,吸納人才。

此時豪格手中只有兩藍旗和一少部分兩黃旗,整個川陝的旗丁連帶著家眷也不到七八萬人,豪格統治的根基十分不穩定,而且憑借這點力量,他根本無法完成西擴的目標。

此時,如何使得川陝之地能夠支援他,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豪格首先想到的是拉攏在漢中休整的吳三桂,然後又有漢官韓昭宣諫言,“不剃發,複衣冠,天下臣民悉從其便,則川陝民心可定。”

這韓昭宣便是當年參與鎮壓趙應元青州之變的明朝青州道,算是王彥的熟人。歷史上,此公前腳鎮壓了趙應元,後腳便也走上了抗清的道路。

原本此公將於晉南起兵,推宗室朱璟溧為韓王,響應姜襄,可結果事敗被殺,朱璟溧轉轉逃入湖北,最後於房縣同郝搖旗彙合,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韓主定武”政權。

除了韓昭宣外,又有另一人,再次諫言,卻是早前因為支援陳名夏,諫言“三千年未有令改”反對剃發令的漢員,原清廷陝西河西道孔聞褾。

他原本被多爾袞下令革職,永不敘用,但豪格想要在川陝另立朝廷,便需要大批的人才來管理政事,經略地方。

這些被多爾袞流放到西寧等地的南黨官員,便被大批起用。

支援滿清全面漢化的南黨漢員,是多爾袞重點打擊的物件,南黨一派,自然也視多爾袞如猛虎,現在豪格要搬倒多爾袞,這些官員自然支援。

在這批官員的推波助瀾,加上豪格本身掌握的滿族勢力嚴重不足夠的情況下,豪格不得不改變民族政策,走上了拉攏漢族士紳,來攻打葉爾羌汗國,攻打西蒙古的道路,否則以他自身的勢力,根本無力向西擴張。

為了凝聚實力,也為了區別豪格政權與多爾袞控制的大清並不相同,多爾袞在川陝推行的政策,很快被豪格全面推翻。

他廢除剃發令,並選練漢兵,編練新八旗,除了暫時沒有建號稱帝,基本已經與多爾袞徹底決裂。

清廷這邊風起雲湧,南明這邊也陷入了激烈的爭論。

隨著王彥從武昌出發前往廣京,朝廷對於王彥的封賞,便再也拖不下去。

這其他諸部論功行賞,早已完畢,唯有王彥一部的封賞,遲遲不能敲定,這眼看就要到了年底,封賞若還是下不來,便實在說不過去。

廣京朝堂上,隆武皇帝端坐大寶,旁邊司禮監大太監龐天壽侍立一旁,底下緋袍、青袍官員分立兩側,殿中一人抱著笏板,朗聲說道:“王相蕩平楚贛,掃除建夷,兼有擁立救駕之功。數年來,行忠君愛國之事,今率十餘萬兒郎光複川東川南,累功足以封王。陛下,有功不賞,則將士離心,何況累功不賞呼?臣請陛下旨,將王相進爵為衡陽王。”

“臣附議!”王彥的幾名心腹立刻出列拜倒。

這提議之人,正是袁彭年,雖然他人品不怎麼樣,但卻物盡其用,可以作為王彥在朝堂上的喉舌。

歷史上,他是堅決反對孫可望請封秦王的,但現在卻是為王彥請封郡王的急先鋒。

這邊語畢,那邊便又出來一人,卻是大學士陳子壯,“陛下,臣以為封王之事不妥,祖制無異姓封王之例,此例絕不可開。”

袁彭年抖擻精神,立刻嗆道:“那不知閣老準備如何封賞王相?”

陳子壯瞪了袁彭年一眼,拂袖道:“如何封賞,你問本閣作甚?臣子豈能替君王做主,袁禦史是何居心?”

袁彭年微微一愣,遂即冷哼道:“閣部莫要危言聳聽,下官是諫臺官員,有奏事、諫言之權。下官為王相請封,只是給陛下建議,倒是閣老否定下官之議,又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來,難免有屍位素餐之嫌!”

陳子壯聽了大怒,但袁彭年卻繼續說道:“陛下,易經有語,窮則變變則通,天下之事,由分封到郡縣,由察舉到科舉,世事皆在變化,齊桓公若完全遵循祖制,便沒有管仲變法,齊國就不能成就王霸之業,秦國若完全遵循祖制,不用商鞅變法,早已被強魏所滅。祖制雖要遵循,但也要根據時事變化,臣以為,時下以一封號而收數十萬將士之心,並無不可,還請陛下明鑒。”

“袁禦史翹舌雌黃,變法為變法,封王為封王,豈可混淆一談。自古異姓封王,絕非朝廷之福。”一名大臣又站出來反對道。

袁彭年獨戰幾人,卻越戰越勇,“陛下,朝廷如今能戰者,王相、豫國公、鄂國公、國姓成功,如公爵之賞,已然登頂,那江南由誰來打?金陵由誰光複呢?有功不賞,將士何以效命?”

隆武聽了,臉上看不清喜怒,揮揮手道:“此事爭議甚大,朕有些疲乏了,改日再議吧!”

一旁的龐天壽聽了,立刻唱道:“退朝!”

“恭送陛下!”百官齊齊躬身,待隆武被攙扶著離開大殿,大臣才議論紛紛的出殿。

這時禦史金堡才走到門口,便被一名內侍叫住,“金禦史,陛下有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桃花簪